血腥味:满身异臭去上班
“每天出门第一件事,就是熏到一身血腥气,你说这样去上班心情会好?”猪大肠、猪肝、猪脚……每天清早6时去上班,家住虹梅南路689弄的朱女士一出小区,就能看见对面的淀浦桥桥洞下的数桶猪下水,猪内脏批发店里的店员忙个不停,洗完后的血水、污水就直接倒在马路上,扑面而来的血腥味总让必经此地的朱女士无处可逃。
“这家店开了3年多了,基本上每天凌晨3时半到大清早6时半洗好、卖掉,所以早起的居民最吃苦头。”小区保安告诉记者。今天上午,虽然买卖已结束,但空气中残留的血腥气还是扑鼻,在门口短短的十几分钟,记者就几乎被蚊子咬成了“肉粽子”。周围的居民也认为,本该进菜场的内脏批发店现在摆到小区对门,到了盛夏高温天,对于习惯早起的老年人、出门早的上班族而言实在苦不堪言。
油漆味:晚上睡着会熏醒
“晚上睡觉都会被油漆味道熏醒,你说这样的睡眠有质量?”家住许昌路431弄的曹先生一家这两天就怕睡觉,只因为距离自家窗口不到20米的一只排气口。附近这家汽修厂有喷漆业务,可是喷漆排气口正对居民小区,最近风向正好把有害气体吹向居民楼。曹先生无奈地表示,每次喷完漆至少要过20分钟,气味才开始慢慢散,有时晚上睡着了都会因此醒来。爱人是过敏性体质,闻到油漆味就会透不过气。
据当地居委会负责人介绍:“这家汽修厂本来还是露天喷漆,现在多次协商改搭起了铁棚喷漆,喷完了通过排气口先排气再开门。”在随后的实地探访中,虽然当时没在喷漆,但记者在这家修理厂里还是被油漆味“击中”,闻几分钟就有微微的眩晕感。尽管修理工说晚上6时就会关门,但附近有居民透露:这家厂是私人承包的,有时半夜也会喷漆赶工,而且次数并不少。
油烟味:人家饭香我家呛
“轰隆隆”——一根根粗大的油烟排气管,正对着家门口不到五六米,空气中闻到的油烟味浓得让人反胃。根据蕰川公路1498弄175号的赵女士的来电反映,记者从这里169号走到181号,发现一排溜饭店与居民家门的距离都不过五六米。大多数饭店的油烟排气管都通到屋顶上,油烟气集结排向空中,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油烟“金钟罩”;店后还有大大小小的窨井盖,大多都有被人移开过收泔脚的痕迹,地下恶臭更是从盖不严的井盖里升腾而出。
赵女士的邻居腾先生告诉记者:“夏天家里窗子不敢开,衣服洗好收回来都是一股子油烟味;晚上饭店晚的要开到10时后,我家八旬老母亲闻着根本睡不着。”而据赵女士介绍,6年前区环保部门就曾责令饭店整改,当时有些饭店确实把后墙窗户封闭了,但也有的把排气管改造在了屋顶上。更气人的是,最近又有一家饭店偷偷破墙,又伸出一根排气管对外“排毒”。
【记者手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能因为看不见的恶味,就降低了生活质量。日本有《恶臭防止法》,将恶臭列为7项典型环境公害之一,并制定了22种单一恶臭物质的排放标准。德国有《环境大气中有关臭气的指令》,规定了臭气频度、臭气时间的测定及计算方法,并针对不同地区规定了界限值。但目前在我国的相关环境及大气法规上,对于恶味尤其是居民区恶味的限制和解决办法,还缺乏具体细化的标准和高效的执行手段。
数据显示,在沪市中心城区的环境信访中,仅次于噪声的第二、第三名是油烟和异味,其主要原因无证餐饮监管难和工厂企业生产异味。记者为上述投诉致电环保热线“12369”,对方表示会到现场取样,经测试分析后如果超标,会责令相关企业整改。但是,对于被迫天天闻血腥味、油漆味、油烟味的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现在迫切想要的,只不过是恢复正常的上海味道。
本报记者 胡晓晶 志愿者 陆翔 任竹青 黄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