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回放】
装大火表要穿过17户人家的墙
1998年7月24日上午8时整,时任市区供电局周永兴局长准时来到本报夏令热线回答市民的咨询。
丽园路886弄一位姓齐的男子亮着嗓门与周永兴对上了“火”:“阿拉这幢石库门老房子里,一共住了3家人家,平常大家处得蛮好。前两年勿热,没想装空调,但今年热得吃勿消了,想装空调,又讲小电表不行,要申请大电表,最近供电所来人察看表位,定位在邻居的墙上,结果邻居与我吵起来,不同意我侵犯他们的利益,怎么办?难道供电所没其他办法解决?”
这个电话刚断,又一个电话响起。是周家嘴路900弄的张先生,也是诉说装大电表的苦衷。这幢老房子有10几户人家,他住在后门处,按供电局规定,大电表进户点每个门洞只能一个,他要装表就要穿过近17户人家的墙,几乎比登天还难,他近乎绝望地问,难道我与大电表无缘了吗?
这两段对话,登上了1998年7月25日《新民晚报》的第三版。
【现场探访】
电表问题“即都是陈年往事了”
昨天,记者再次来到当年投诉者居住的小区探访。齐先生居住的丽园路886弄已经不见踪影。丽园路888弄是新式商品房东都公寓,隔壁的号牌比880要小。附近的居民说,这一带的住宅,无论是六层居民楼,还是高层的新式商品房,电表问题早已得到解决。“那都是陈年往事了,现在不会有人再说起。”
而张先生居住的虹口区周家嘴路900弄,里弄房子基本上还是当年的模样。不过,装大电表的苦恼已经不复存在。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几年前每家都装上了大电表,如今根本不用担心开空调“爆线”之类的问题。记者在一层楼梯口看到,每户的大电表整齐地排列在墙壁上。
【热线追踪】
分时电表为什么总是亮着红灯
1998年前后那段时间,就像“开火”的两位居民所反映的那样,用电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散户民居装独表上,尤其是在三层以下的老房、私房里。装表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表位,这些老房私房空间窄小,谁都不愿让集中起来的电表占据自己的“寸土”,邻里纷争,使电表无法进户。另外是单一进户点的问题,进户点多了,短路后极易触电,引发事故,而进户点少了,又无法顾及每家每户。
20年弹指一挥间,机械电表变成了电子电表,又变成了智能电表,而电表的故事还在延续。
2010年7月,普陀区安远路188弄12号的陈先生来电反映,因为住房年代久远,家中的电线大都由居民自己排设,“搬进一家房客,多一根电线”。时间一长,火表裸露,隐患“排排坐”。
2011年,还是7月,家住浦东潍坊路154弄10号的居民来电,反映住在一层的居民任意在楼道内搭建厨房,还堂而皇之地将燃气灶摆放在楼面电表下,弄得住在楼上的居民提心吊胆。
今年,家住浦东蓝村路的程先生反映,今年2月份左右进行的电表外移工程,将电表安装在他家北侧窗户的两侧,给生活带来不便。看来,老问题越来越少了,却还个别存在。
不过,新的热线电话出现了。上南三村的刘先生说,家里的分时电表,可以通过亮红灯或亮绿灯,来表示普通使用还是处于优惠时段,可无论何时电表都是亮红灯。他表示不解。无独有偶,长宁区新泾一村的张女士,也碰到同样的情况,向夏令热线求助。
十多年前,普通上海人家里的家用电器远没有今天这么多,大家关心的是家里用电的东西,电表能不能“拖得动”。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也节节攀升,电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促使百姓关注电表准不准,是不是反映自己真实的用电情况。
时至今日,夏令热线关于电表的投诉较十几年前已经少了很多,市民更关心用电如何用得安心、舒心、畅心、放心。
正当广大市民在“孵”着空调、吃着西瓜、看着电视、舒舒服服消夏时,供电职工们付出了多少辛勤汗水,他们给千家万户送来光明!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