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家庭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岁奥运老人漫谈体育生涯
◆长城
  ◆长城 

   居住在西安体育学院家属院的百岁老人郭洁,日常生活平静而有规律,与其他退休老人没什么区别。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老人的一生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作为解放前我国参加奥运会目前唯一健在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参赛运动员,郭老是中国参与奥运历程的重要见证者。

  76年前的柏林奥运会

  在西安体育学院家属院,大家亲切地叫他“郭老”,内含尊敬。一是因为郭老的地位,二是因为郭老的“特殊”。 

  “我其实是一个平常人,仅仅是曾经保持过中国的铁饼纪录,曾经代表中国参加过一次奥运会的平常人而已。”郭老回忆说,在柏林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确定之前,他曾参加了“世运田径训练班与万国选手表演赛”,这是奥运会之前的选拔赛。他在铁饼比赛中掷出了41米多的成绩,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正是这个纪录让当年25岁的他成为69名奥运运动员之一。 

  1911年出生在辽宁大连的郭洁,自小就身材高大,对体育充满浓厚兴趣。就读旅顺二中时,体育老师发现郭洁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就经常给他开小灶,还借给他不少体育专业书籍阅读。在老师的带动下,郭洁的各项体育成绩突飞猛进,特别是铁饼成绩更是无人能及。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郭老的原名并不叫郭洁,而是叫郭清荣。因为1932年成立的伪满洲国不允许他们代表东北参加翌年的全国运动会。为了避开日本人的注意,“郭清荣”偷偷请假10天,去北京报名,在比赛的名册上,名字已经改为了“郭洁”。 

  1936年,25岁的郭洁与众多国内健儿一起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田径选拔赛,并轻松获得铁饼冠军,入选了中国奥运代表团,得到了去柏林参赛的机会。1936年的中国并不富足,没有可供那么多人乘坐的大飞机出国,代表团乘船去柏林。郭老和其他运动员一起赶到南京报到,乘坐火车到上海准备出发。代表团原本有70名运动员,但到上海后有个山西运动员在车祸中罹难,最后69名运动员参加了柏林奥运会。 

  当时受经费限制,每个运动员只发了一件西装上衣,蓝色西装左胸口上绣着五环标志,上面是英文CHINA,下面是“中华”两个字。郭老1.8米的身高,穿上这衣服非常精神!正式出发是在1936年6月26日,运动员登上意大利和上海对开的大轮船时,上海当地数百名群众在码头欢送。运动员乘坐最低级的船舱。海上风浪非常大,浪头最高时有好几米,有时候站都站不稳,但运动员们为了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一直坚持在甲板上出早操或者做辅助性训练。船一直在海上颠簸了27天才到达意大利威尼斯。在威尼斯下船后,双脚已经踩在陆地上,可很多人都觉得还在海上摇晃。短暂休息一天后,他们乘坐国际列车,顺着阿尔卑斯山穿越了几个欧洲小国后抵达德国慕尼黑,后又辗转到达柏林。 

  柏林奥运会于1936年8月1日正式举行。中国代表团到达柏林时已是7月底了,只有不到一周的调整时间。27天的海上颠簸让很多人体能严重受损,这种状况下参加奥运会的比赛,结果不言而喻。郭老的奥运比赛经历,用他的话说“估计不过两小时”。“当时参加铁饼及格赛的各国运动员共有48人,代表中国参赛的有陈宝球、冷培根和我,44米的及格线我们3人都没有掷过,这样连复赛都没能进去,当时我们一心想为国争光,这个打击确实太大了!” 

  “在其他项目中的比赛,打击连串而至,失望蔓延在中国代表团。最后,只有符保卢一人在撑竿跳高里进入了决赛,这是我们69名运动员中惟一进入下一轮比赛的!”“当时的撑竿跳使用的都是竹竿,由于我国的竹子韧性不够好,符保卢在前两跳时成绩都不理想,在最关键的第三跳时,他借用了一位相熟的日本运动员的竹竿,一跃跳过了及格线,进入了决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郭老一声长叹,多年前壮志未酬的场面至今还是他心中的隐痛!

  见证中华民族屹立东方

  除了比赛失利的打击之外,当时的中国受到的轻视更让郭老难以释怀。他说,虽然柏林的观众也将热情的欢呼送给了中国代表团,但其中更多的是对弱者的同情。有一次在当地的咖啡馆,一名德国人在和他们聊天时用半生不熟的英语问他们中国人是否还留辫子,还有没有女人缠足,并对中国遭受日本侵略表示“同情”。这次奥运之行,让郭老感到了深深的不快,以至于在返回中国后,踏上上海土地的一刹那,他暗暗发誓再也不出国去了。 

  柏林奥运会除了带给郭老永远的隐痛外,也有很多让他喜欢的人和开心的事。在那届奥运会上叱咤风云,独得4枚金牌的黑人小伙子欧文斯、奥运会看台上发自内心友好相处的各国拉拉队、不论国籍只为运动员欢呼加油叫好的观众、奥运村里一起洗澡一起锻炼一起说笑的各国运动员…… 

  郭老说,当年他还在奥运村里遇到过欧文斯,他拿自己的帽子让欧文斯签名,那帽子连同一些奥运会的留念之物他一直保存了很多年,后来因为历史原因实在不敢留了,他才偷偷把那些东西一起拿出来烧掉了。“这是我最遗憾的事,因为至今我都没办法拿出任何能够证明自己参加过柏林奥运会的物件。除了留在中国奥运历史上的名字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证明我在中国奥运历史上的身份和地位。”郭老言语中透露出些许伤感。 

  郭老说:“奥运会期间,中国武术队进行了多次表演,似乎抢了运动员的风头。双刀、对拳、太极拳等十八般武艺令欧洲人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一路走过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奥运会结束后,中国武术队在欧洲还受到广泛邀请,到许多国家进行了表演。对此,《1936年世界运动会画报》作了这样的记述:“参加中国武术表演的11人在访问欧洲期间深受各国注目。欧洲各地报纸一致好评,认为我国武术水平世界一流。” 

  柏林奥运会经历的另一重大收获,是让郭老这一批中国运动员看到了自己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差距。他们憋足了劲,想在下一届奥运会上有所突破,然而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接下来的奥运会没能举行,郭洁不得不结束体育生涯。 

  与其他奥运健儿相比,郭老算是幸运的。柏林奥运会结束后,他被民国政府留在了南京,并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留学日本四年,主攻农业科技。回国后,在北京农学院等地做教师。1952年,他前往西安,在粮食系统工作,并从此在那里落地生根。“刚到西安的时候,没人知道我参加过奥运会,我也从没‘露’过,直到陕西开省运会,我报名参加了三项运动,一下子拿了铅球第一、铁饼第一和标枪第二,才把单位的人给‘震住’了。”通过这次省运会,郭老被当时正在筹建的原西北体育学院抽调,从此他得以重结体育情缘,并开始了几十年体育教育生涯。直到1987年,郭老在西安体院田径专业的教授任上退休。 

  作为老一辈的体育人,郭老清楚记得中国和中国体育当年曾经遭遇的轻视和冷遇,因此也更了解主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对国家和民族的真正意义。2008年7月4日,郭洁迎来了与奥运会的第二次“亲密接触”。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西安段的第179棒火炬手,他高举着祥云火炬跑完了属于他的一段路程。郭洁说,手中的火炬点燃后,心里突然有一种想大步向前跑的冲动,但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才没有“轻举妄动”。 

  从历尽艰辛参加奥运会,到中国人自己主办奥运会,其中的沧桑变化让郭洁唏嘘不已。“柏林奥运会时,看到德国运动员举着火炬大步流星地跑进体育场,心里十分震撼和羡慕。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也能举着火炬在祖国传递。”郭洁说,2008年奥运会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鸟巢”和“水立方”,也不仅仅在于奖牌数的多少,更在于确立一种强者的自信,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进步与自强。 

  今年又是奥运年,郭老激动地表示,希望年轻人能在伦敦赛出中国运动员的风采,“去不了伦敦,我会坐在家里给他们加油!”

  活到100岁并非难事

  郭老一生有两个心愿,一是参加奥运会,这个心愿已经完成了;另一个目标就是要活到100岁,这个如今也做到了。“我现在是人生无憾了,只是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将更多的健康养生知识告诉更多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一样健康过一生。” 

  郭老的健康长寿秘诀总结起来就是“懂”、“练”、“恒”。“要不断学习健身养生方面的最新知识,通过这些来指导每天的锻炼和饮食起居。另一方面就是要坚持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个的确不容易,锻炼是个苦差事,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但只要养成习惯自然也就不那么难了,我现在每天不跑就难受。当然,老年朋友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锻炼,如果你跑不动了就多走一走。夏天早上趁着凉快七八点钟去,冬天太冷就放在下午。此外,大家要多看看健身、养生方面的书,这样可以指导大家科学健身。” 

  郭老除了听力老化,要借助助听器外,皮肤细腻,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讲话中气十足。郭老透露想长寿要做到两点:要懂,要坚持。要懂就是要科学养生,懂得养生的知识。郭老介绍自己看了中外养生的书不下100本。要坚持就是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什么情况都要坚持养生习惯。而在很多人看来,老人坚持锻炼的秘诀就是坚持正确的锻炼方法,坚持科学的饮食习惯,坚持良好的心态。 

  退休后的郭老一边研究健康长寿理论,一遍也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每天早上他都要坚持跑步,而且35年从来没有间断过。“跑步锻炼每天只要跑20分钟到40分钟就足够了,而且最好是慢跑。”郭老说,“跑步的目的是增强肺活量,快跑虽然短时间内能使肺活量迅速上升,但是长时间的大起大落反而对身体无益,只有慢跑才能保证肺活量平稳上升。” 

  “适时的爬山比跑步更能增强肺活量。”郭老介绍说他自1993年起连续15年爬山就没间断过,不过都是在北京女儿那里休养的时候,直到2008年97岁的时候才在儿女们劝阻下停止了这项运动。 

  除了正确的锻炼方法,科学的膳食习惯非常重要。“绝大多数人都死于无知!确切地说,都是不良生活习惯‘害’死的,和健身无知、饮食等方面慢性自杀死掉的!”所以郭老对饮食还是非常讲究的,像油炸类食品,几乎很少吃或者压根就不吃,也很少吃肉,一直都是素淡的饮食习惯,而且从来不是维生素那些东西,每天必吃的蔬菜就是南瓜。“吃南瓜好啊,可以帮助人体排泄新陈代谢产生的许多毒素,我几乎每天都要吃一斤呢!”郭老透露。 

  郭老在潜心钻研健康长寿之道的同时,更善于总结整理心得,他融合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出来了“一少二多三保证四不要”的养生方法:一少就是少吃高能营养素、油和碳水化合物;二多就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多运动;三保证就是保证每天的运动营养收支平衡、保证蔬菜水果主食平衡、保证吃多少消化多少的营养平衡;四不要就是不要长坐久坐、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生闷气。 

  郭老心胸开阔,为人坦荡,而且家庭和谐,子女孝顺,造就了他良好的心态,再加上正确的锻炼方法、科学的膳食习惯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造就了健康的百岁老人。郭老虽然已经年过百岁,但他健硕硬朗,走起路来轻盈灵便,说话思路清晰,也很健谈,而且没有老年斑,皮肤细腻,全然没有高龄老人的感觉。郭老说,“我是家族里唯一长寿而且超过100岁的,我想再活个3-5年是没有问题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第A35版:家居装潢
   第A36版:新民环球
   第A37版:家居装潢
   第A38版:社会
   第A39版:家居装潢
   第A40版:地产新闻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0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走近大牌
   第C03版:新尚动感
   第C04版:名品风尚
   第C05版:品牌橱窗
   第C06版:城市品质
   第C07版:新尚假日
   第C08版:创意单品
   第C09版:现场表情
   第C10版:标志产生
   第C11版:秀场故事
   第C12版:美容扮靓
   第C13版:新尚专访
   第C14版:新尚画报
   第C15版:男士部落
   第C16版:明星潮事
百岁奥运老人漫谈体育生涯
新民晚报家庭周刊B01百岁奥运老人漫谈体育生涯 2012-07-27 2 2012年07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