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瘾的现象确实会有,最典型表现在“脱瘾”过程,比如离开了手机就心神不安。但是,手机上网不是洪水猛兽,手机用户基数增大,但手机成瘾人数的比例不会跳跃式增长。举个例子,确实有年轻人沉浸在手机网络中,不愿出门与人面对面交流,但不能说手机上网就会造成抑郁。再比如有的孩子一回家就摆弄手机,不理父母,这也不能说是手机的错,孩子不喜欢父母唠叨,父母说什么话他自然都不爱听。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廖圣清
手机已成为现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在生活节奏快,人们的活动范围大,获取信息的需求更强烈。新媒介的交流可跨越空间阻隔,更符合人的需求。手机让现实和网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对外界的了解更依赖于手机,而且现实中的人际交流会相对减少。但总的来说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还是增多的,现实的社交圈子和网上的社交圈子有重合的趋势。其实只是交流的方式改变了,以前写信,打电话,现在用网络。而对手机的依赖也是因人而异,最理想的当然是既充分利用手机带来的便捷,又克服手机对人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