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时三大总会之美国总会
◆吴志伟
■早期美国总会入口处
■早期美国总会的棋牌室
■后期美国总会的大理石楼梯
■一九一六_一九一八年美国总会会长萨特利
■一九一八年 一九二一年美国总会会长飞纳
▲后期美国总会大楼
■早期美国总会的阅览室
  ◆吴志伟

  开埠后,大量西人来到上海。闲暇时,他们除了一些体育性的活动外,还需要社交与其他娱乐活动,由此被国人称为“某国总会”的俱乐部逐渐产生。这些总会,具有一个固定的场所,有一个入会的规则。外人经常在总会内“交通知识,讨论营业,兜揽买卖,停驻旅客”,并在其中设立一系列娱乐设施,一般都有弹子房、棋牌室、舞厅等。这些总会内的活动,在当时上海很新奇,通常认为,以后上海游乐业的产生,如楼外楼屋顶花园、新世界、大世界游戏场等都是中国茶馆文化与西方总会形式的结合。

  这些总会的建筑在上海近代建筑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外表各具特色,内部装饰也很精美。

  美国人进入上海的时间较早,1848年就在虹口地区建立了美租界。也许是美国人的个性,或是其他原因,一直都没有设立总会。甚至在1916年的2月19日,上海美侨庆祝华盛顿诞辰184周年时,还假座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举行。但在1917年7月4日,上海美侨在庆祝美国国庆141周年时,暂借原南京路33号(今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西)的殖民银行分行楼上成立了“美国人俱乐部”(即人们习称的美国总会、美国花旗总会)。不过据创始人之一的亚当斯(W.A.Adams)所说,“关于其起源的事实,对所有成员来说都是有趣的。”

  1 从玩桥牌开始

  1916年夏,有一群喜欢玩桥牌的美国人,经常聚集在一起。那时街上没有到处可见的棋牌室,于是就到这个人的家里,或到那个人的家里,或者又到其他一些人的公司里……玩桥牌是项很绅士的活动,但绅士也要吃饭、喝茶;并且一场比较完整的桥牌活动,至少要打十六圈,大约要费两三个小时。为解决吃喝等基本问题,桥牌爱好者希望有个固定的场所,就产生了个想法,建立一个桥牌俱乐部。发起者有十三人:美华公司驻华总经理萨特利担任会长,高德洋行的飞纳医生担任副会长,中国营业公司的管理人员亚当斯负责财务及其他实际事务。另外十个人有美兴公司的副总裁兼董事基甘、华洋人寿保险公司常务董事帕克、秘书伊施尔、晋隆洋行董事高拔士、礼明洋行董事兼律师台维斯、德泰洋行总经理雅格布、美孚洋行律师哈萨甘、祥泰木行总经理蔡士、中国营业公司股东(后任总裁)萨特莱及巴瑟特等。发起人中有人提出,既然是桥牌俱乐部,那么人员设定为52人,另外增加一个丑角(牌中的J0KER,我们通常称“怪”),伊施尔立即把它提名为“大满贯俱乐部”。后来,伊施尔办公室举行的会议上承认了这一名称,并且为解决一些问题,组织了一个委员会,由它制定一个《规则》和解决固定的场地。巴瑟特不久制定了《规则》,在江西路39号找到了场地,大满贯俱乐部由此开始了活动。

  由于一副扑克54张,桥牌中不用“大小怪”,那就剩下52张,所以大满贯俱乐部当时的人员就是52人,发起者全部在其中。会员中职务最高的是美国驻沪领馆副总领事欧登司,其余大多是一些洋行的董事、经理,如慎昌洋行的总经理马易尔、大英烟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莫逸士、美华公司驻华总经理萨特利、西方电气公司的经理费尔曼、开办亨茂洋行的亨氏、赉赐洋行业主马勒、万国函授学堂总代理人海格(1919年开办利商洋行)、美国惠东银公司常务董事希姆罗德、美孚行的部门经理沙利文等,也有一些一般的职员。

  2 美国总会成立

  这个俱乐部出现后,很受欢迎,要求加入的人员很多,于是俱乐部打算放弃原先的限制,还为此修改了《规则》,并尽可能寻找更大的地方。1917年5月10日举行的大会上,桥牌俱乐部的名称改为“美国人俱乐部”的提议获得通过。7月4日在殖民银行分行楼上的聚会,使外界知晓了该俱乐部的存在。同年7月25日,在美国特拉华洲注册。

  根据修改后的《规则》(《附律》)规定,该俱乐部会员分为正式会员、准会员、挂名会员、名誉会员和非居民会员。无论何种会员,年龄必须达到21周岁。正式会员的名额有规定,不超过225人;入会费用为100美元,还规定其中至少四分之三是美国人,由此也可知其他国家的人也可加入该总会。其他会员没有数量上的限制。

  正式会员必须是居住在上海的男士,在总会注册。他们在所有的总会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上有表决权,所以又被称为“投票会员”。当正式会员出现空缺时,正式会员成员有资格把准会员推荐给总会。准会员要成为正式会员,除了被推荐外,还必须在上海居住满一年。准会员在总会的待遇与正式会员差不多,有权享有总会的所有特权,可以出席总会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的是没有投票权。要想成为正式会员,还须公示三个月,其间支付三个月的包银。在申请表上填写年龄、国籍、就业状况、就业前、在中国居留的时间、参加其他总会的名称。缴纳100美元,如果没有被批准,由总会秘书长予以返还。

  挂名会员,是指那些已注册的正式会员与准会员,当他们暂时离开上海时,为了减少缴纳会费,并希望回上海时能方便地恢复原来的会员资格,转而注册为挂名会员,也可称“缺席会员”。

  名誉会员则是那些有一定地位的人,比如领事、总领事或具有一般管辖权的法院法官以及其他派驻中国的外国官员,他们在上海行使职能时,根据总会总务委员会的邀请而成为名誉会员;也有些可能会暂时将赴上海参观访问,总务委员会把他们作为名誉会员。这些会员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不管在上海停留的时间长短,在总会的任何会议上都没有投票权。

  3 总会大楼变迁

  至少在1921年,美国总会的地址还在江西路39号。从一些照片看,它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台球室里放了三张球桌,阅览室看上去也不大,棋牌室的装饰非常简洁并显得空间有限。但不久他们买下了福州路五洲大药房东侧的一块土地,开始了新大楼的建造。据称,该块土地原本属于美商贸易行的协隆洋行,1918年前后,该洋行买办何日琰代美国老板垫款二三十万两银子做空头生意,结果输了个精光。到年底,沪上银行与钱庄纷纷前来讨债,美国老板一文不名,一倒了事,何日琰拔枪自杀。经此变故,协隆洋行只得变卖地产。

  当时上海有不少外国人兴办的建筑设计机构,其中一个较有影响的邬达克洋行,由匈牙利人邬达克主持经营。邬达克是一个对上海近代建筑影响较大的建筑师,1893年生于斯洛伐克的一个建筑世家,1914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建筑系,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奥匈帝国军队服役,1916年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但不幸成了沙俄军队的俘虏,被送往西伯利亚的战俘集中营监禁。1918年,邬达克从西伯利亚逃到上海,在美商克利洋行工作,1925年自己开业,承揽建筑设计。该行的代表作有怡和啤酒厂(今定海路350号)、四行储蓄会(今江西中路汉口路转角)、慕尔堂礼拜堂(今西藏中路316号)、鸿恩医院(今长宁区妇产科医院)、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等。美国总会大楼是他在克利洋行时的代表作。由克利建筑师主持设计监造,实际设计人为邬达克。华商中国鑫经记营造厂中标承建(一说是慈记营造厂施工)。1923年5月破土动工,1925年8月落成。新楼采用被称为“美国殖民时代建筑样式”的风格,具英国乔治式样,或说仿欧洲新古典主义威尼斯式。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侵入美洲,大批欧洲移民纷纷进入,土著文化基本被摧残殆尽,之后的美洲建筑基本上是欧洲移民的建筑。但在各个不同的殖民地中,流行着与宗主国比较密切的文化与宗教,建筑也不例外。不过由于材料不同、气候不同,美洲的建筑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在18世纪时,人们把这些混合的建筑称之为“殖民地风格建筑”。

  上海美国总会新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占地面积916平方米,建筑面积6753平方米,连地下室共7层。大门入口处建有两组塔什干式的柱头,二层建有跳出的长阳台,装着铸铁栏杆;七层设计着弧形的长窗;外墙镶嵌着从美国进口的装饰性棕色面砖,据称用去了八万余块;进入大门可见一座大理石扶梯,在它的后面设置餐厅;东面装有两部电梯,西部设置弹子房,东部辟作酒吧间;二层有扑克室、麻将室和休息室等;三层以上均为卧室,安装了暖气设备。整个大楼的内部装修比较细腻和豪华,它的规模也胜过当时在上海声势最大的英国总会。

  太平洋战争发生后,上海美国总会被日军封闭,抗战胜利后,恢复为总会。上海解放前后,美侨大部分撤退,总会由此停顿,产业被中国政府收买。1953年后,这里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现在为国家安全局所在地。内部虽然略有变化,但是外部依然保持着原貌。这幢现为福州路209号的美国殖民地式建筑,在上海这个“建筑博物馆”中,是仅有二件中之一件,已被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社会新闻
   第A04版:第20届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伦敦眼
   第A10版:伦敦眼
   第A11版:伦敦眼
   第A12版:伦敦眼
   第A13版:伦敦眼
   第A14版:伦敦眼
   第A15版:伦敦眼
   第A16版:伦敦眼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人才
   第B1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招生留学
旧时三大总会之美国总会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B13旧时三大总会之美国总会 2012-07-29 2 2012年07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