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夏日里,我时常走在这条拥有百年历史的老马路上,欣赏两边极具岁月感的围墙和围墙里遮天的古树,还有那和古树同时留存至今的各式洋房。前方十字路口出现了玻璃外观的店面,一群摩登高楼出现在视线中。然后走着,又走进了参天梧桐中。树林缝隙,那尖塔楼顶依然伴着古居,带来了“新”与“旧”视觉上的冲击。每每此时,我便发觉我更爱这条路,也更爱这座城了。
小时候,经常来到这样一座院子:明清古建筑,庭院深深,门廊曲折,内有池塘,鱼儿嬉乐,池塘边的花花草草映着墨黑的屋瓦。那是一个明末大书法家的故居,鲜有人来参观。妈妈时常带我来这里看画,而我年幼贪玩,每每进了门就朝着池塘跑去。对于里面的字画,我是实在提不起兴趣的,但那墨香和那古宅子却一直吸引着我。
可是有一天,当我再踏进这满载童年回忆的古宅子时,它被拆得只剩天井和正房。门外,墙上的“文物保护单位”依然讽刺地挂着。兴许是老城区改造,又兴许因这先人实在不够出名,旅游资源无法开发吧。我决定去古宅附近的一处古祠看看。但多年后的重访令我再度失望。古祠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仿原样重建的新祠,毫无历史感与年代感,只余气派与冷清,荒唐至极又格格不入地隐蔽在闹市之中。我抬头看着周围拔地而起的钢铁森林,突然觉得毫无美感,这“新”与“新”的搭配甚至令我感到厌恶。
最近薛蛮子携百多网友的“长治古建抢救之旅”在微博中引起热议。众所周知木料是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材,现今,大部分仅存的木构建筑都位于山西境内,每一座木构古建筑都堪称国宝。但由于无人照管和政府缺钱,失修比例已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忽又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则新闻:南京沐英家族古墓群被毁坏造豪华别墅。那别墅是依山傍水,风水宝地,墓碑却陷入一片工地之中。令人诧异至极的是别墅的销量竟不错。殊不知在有钱人的眼里,这般“新”与“旧”的景色还会那样迷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