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发现护照有诈东窗事发
  2006年7月,在上海大学国际学院,人们发现,一名叫何晴的女子带了一些持马来西亚、老挝护照的留学生来学院办理留学报名事宜,先后共有三四批。何晴自称,这批留学生父母都是中国人,但因为在国外投资,所以取得了外国护照,这次是因错过了5月份复旦大学的报名,才转到这里来报名的。之后,当上海大学老师觉得签证有问题向何晴询问时,何晴信誓旦旦,“护照决定没有问题,如果你不放心,可以拿到公安局、外交部查验!”

  何晴的“目标”不止一所高校,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学院,同样出现了她的身影。在报名时,何晴同样声称,因复旦大学报名已结束就转来上海交通大学报名,而且由于学生都是刚到中国,不是很熟悉,所以由她代为报名。

  8月22日,部分山西籍学生在办理报名手续时被公安机关发现护照有异样。根据中国驻老挝使馆、驻马来西亚使馆证实:涉案的马来西亚国、老挝国护照均为假护照。

  2006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将原已录取的共计130名马来西亚国、老挝国留学生的录取资格取消,其中包括此案所涉及的数十名被害人。

  许林、陆荣得知案发后潜逃。其间,陆荣多次更换姓名,最后潜逃到广东省珠海市,自以为逃过法网,笃笃定定购房在当地定居下来。2010年12月24日,许林感觉总有事发的一天,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退赔了涉案赃款。2011年10月18日,公安机关将陆荣抓获。

  市一中院开庭审理认为:许林在共同诈骗活动中起主要作用,依法应认定为主犯。他能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依法应认定具有自首情节,结合其到案后主动退赃等情节,依法可予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陆荣在共同诈骗活动中起次要作用,依法可认定为从犯,结合其到案后能坦白犯罪事实,依法可予减轻处罚,但考虑到其潜逃时间长,且在潜逃期间采用非法手段更换身份和拒不退赃等情节,因此不宜适用缓刑(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奥运特刊
   第A21版:奥运特刊
   第A22版:奥运特刊
   第A23版:奥运特刊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法治
   第A27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8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中国考生摇身变成“外国留学生”
“曲线就学”冒充外国留学生
职业学校董事长酝酿“预科班”计划
高校发现护照有诈东窗事发
“交大预科班”为什么不在交大办?
“狗咬狗”咬出特殊纠纷争议
动物“定损”难确定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海上拍案A28高校发现护照有诈东窗事发 2012-08-11 2 2012年08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