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娱新闻·艺术
     
本版列表新闻
~~~近来国内艺术圈著名艺评家骂战纷起引来“万众瞩目”
~~~近来国内艺术圈著名艺评家骂战纷起引来“万众瞩目”
~~~近来国内艺术圈著名艺评家骂战纷起引来“万众瞩目”
~~~近来国内艺术圈著名艺评家骂战纷起引来“万众瞩目”
~~~近来国内艺术圈著名艺评家骂战纷起引来“万众瞩目”
~~~近来国内艺术圈著名艺评家骂战纷起引来“万众瞩目”
~~~近来国内艺术圈著名艺评家骂战纷起引来“万众瞩目”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口吐“三字经”犹如“泼妇骂街”大打“口水战”尚欠“技术含量”
近来国内艺术圈著名艺评家骂战纷起引来“万众瞩目”
雅源
■图TP
  近来,国内艺术圈几位著名的艺评家、策展人,接二连三兴起口水战,从高端艺术理念直至男女隐私无不涉及,有些对垒双方甚至把“三字经”的“国骂”当手榴弹一样飞来掷去,一时“万众瞩目”。

  争论内容各不相同

  笔者粗略观察,这场纷争大多在微博和博客上展开,也有些出现在报纸、杂志的艺术版面上。争论内容大抵有以下几类:

  其一,当事人与“揭露者”之争。比如策展人、批评家皮力与艺术家、艺术理论家闻松之战。

  自打著名收藏家希克向香港艺术机构M+美术馆捐赠近1500件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品,各种猜测与指责就不绝于耳。先是批评家江因风在博文中断言希克的捐赠是一场落幕赌注;而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闻松表示支持,质疑希克其实是以捐为名的巨额销售和交易。两人对于希克的指责引来了当事人之一中央美院老师、M+美术馆的高级筹划人皮力的回应,他表示对于希克的指责是一种“不核实新闻”和“不核实文中事实”的报道。

  中国艺术报副社长朱虹子则表示:“我个人认为希克的这些收藏乃是他一生的用功之作,这些作品的文化价值离开中国就会大打折扣,捐售予香港实在是最佳方案。”同时,他也认为“公共文化事务应允许并接受质疑和质询”。

  其二,不同理念之争。批评家吴鸿在《被透支的“未来”》中阐述个人观点:“青年艺术家在这种‘金融化’和‘主流化’的导向下,除了无情、无耻地透支着我们的未来之外,我不知道这样的活动究竟能给青年们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系统,又能给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指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女艺评家、策展人陆蓉之在此微博下跟帖评论:“如果年轻的艺术家无处展作品,没人买他们作品,必须想方设法做别的事谋生,放弃了艺术梦,失去当个专业艺术家的未来,这样就是高尚吗?商业和学术不是绝对的对立,商业成功未必是没有学术性,有学术性未必没有商业价值。只要想专职于艺术,就无法不进入商业体系,我不明白问题在哪里?”

  其三,批评与反批评之争。评论家吕澎与朱其争论事件的起因是吕澎发布微博称,某报艺术评论中发表了好几篇并未核对基本事实的文章,这些文章假以每个人都有学术争论各抒己见的权利,写出了很让人恶心的文字:没有依据、凭空想象、四处中伤,这给读者与社会产生非常糟糕的导向。

  随后吕澎转发了一条微博:“沪上某报发文称乾隆为天下第一装逼犯,驴粪蛋,表面光,四王吴恽好比‘文革’样板戏……这场骂战的背后可能是某集团大佬操控‘朱、闻、石、江’进行的一场炒作。”

  所谓“朱、闻、石、江”中的批评家朱其立即发表微博反驳,认为吕澎炮轰某报是一种“贼喊捉贼”的行为,吕其实近两个月两度捏造事实污蔑他人,并表示所谓被利益集团操控是无中生有。

  批评家江因风跟帖表示:“吕澎等一大批没落批评家和没落策展人群体发现大势已去,开始抱团作战,共渡难关。”

  击中文艺批评软肋

  著名艺评家们的口水战引起众人围观,也有不少人加入争论。不过有网友表示,自从有了微博,艺术圈中人隔空喊话、骂声不断。但看来看去,大家更多的是在拼“人品”。争来斗去,看客会不会反而看不出谁算厚道?鸡蛋里挑骨头、抓住小辫子不放,这要看是为了什么,说清楚几个问题,留下一地鸡毛也不妨。欢迎技术帖,骂骂更健康。

  皮力与闻松的那场骂战,从最初观点的对质一直到相互人身攻击。雅昌博主廖廖指出,如果在没有发生观点冲突之前,一方爆出另一方的八卦隐私,指责对方道德有瑕疵———这没有问题。但是双方已经发生了观点的对峙,在这时候再大爆对方的情史和龌龊旧闻,用道德大棒打倒对手,以此来转移双方讨论的观点,这就未免太难看了。对方有质疑,你反驳、辩解、澄清,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任何话都是多余的。

  过去我们感叹艺术批评风气疲软。作为艺术评论界的名家,利用网络平台展开批评本是一件好事。双方的辩驳,不仅有助于公众对艺术以及艺术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争辩双方从争辩中完善自己的学术观点。然而遗憾的是,近期所见几场原本建立在观点不同上的学术争论,有些最后竟变成为一场没有底线、互相揭短、充斥着人身攻击与粗口的“口水骂战”。这些骂战反而暴露了当前文艺批评的软肋,那就是一些文艺批评人士尚缺乏冷静客观的学术素养。当出现与之相悖的观点,或不乐意听到的言辞,就脾气失控。此外,艺术批评者还需要强化其中立、客观的立场,避免与圈内人士利益关系过于密切。

  作为知名的艺术批评者,不仅要善于宣扬自己的观点,也要学会宽容与倾听,莫让微博变成粉丝们围观争睹偶像“泼妇骂街”的闹剧。特约作者  雅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地产新闻
游光霖摄影如诗如画
中国写实绘画“新异动”
口吐“三字经”犹如“泼妇骂街”大打“口水战”尚欠“技术含量”
天热,头脑不要发热
《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
“护宝锤”还是“砸宝锤”?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将在浦东举办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艺术A19口吐“三字经”犹如“泼妇骂街”大打“口水战”尚欠“技术含量” 2012-08-21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