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美术史脉络
十倍于上海美术馆的展览面积仿佛一张巨幅画纸,足够谋篇布局,描摹出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的辉煌画卷,从而使上海市民以及旅居上海的国内外人士真切感受到上海的艺术发展成就和艺术氛围。滕俊杰特别向记者介绍了中华艺术宫的开馆展览“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这是第一个完整展示上海及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脉络的长期陈列展,填补了此项主题美展的空白。”
展览由专家拍板
两馆在运营模式上按照“国际性”“专业性”“开放性”的要求,参照国内外优秀博物馆的管理经验,在遵循艺术规律、市场规则的基础上,将成立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基金会。通过“三位一体”的运营机制,建立一种开放、透明、社会监督的全新管理机制。滕俊杰解释说,“美术馆一定要追求学术高度,包括典藏、研究、展览都要有文化追求,既不是行政官员拍脑袋决定的,也不是被常规做法左右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著名艺术评论家、美术史专家、重要美术专业媒体代表和部分重要收藏家组成,现已向法国、英国、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区的专家发出邀请,还将邀请范迪安、许江等国内知名专家坐镇。”
吸引一流艺术品
据滕俊杰介绍,除开馆展览《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外,中华艺术宫11月份将举办的《米勒、库尔贝与法国自然主义——法国奥赛博物馆馆藏珍品展》“势必会吸引美术界人士和美术爱好者蜂拥而至”。据悉,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从市里归来的弗拉基埃村的农民们》、巴斯蒂昂·勒帕热的《垛草》以及奥古斯丁·莱尔米特的《收割的报酬》等都将参展。“同样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还包括拟定于2013年举办的‘蒙卡奇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展’以及法国卢浮宫‘地中海艺术’、大英博物馆‘世界珍宝展’、荷兰梵高美术馆‘梵高艺术大展’等。”滕俊杰不无期待地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成为亚洲一流美术馆。在策展形成一定声势、影响力和学术感召力后,就准备‘走出去’。”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