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舞弊一向被认为是差生做的事,为什么这些好学校的聪明孩子也参与其中?
网络合作作弊
6月13日,星期三,纽约州中学会考的物理科目考试当天上午举行。走进考场时,斯泰弗森特中学16岁学生纳伊姆·阿赫桑看起来镇定、自信。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个瘦小的黑发男生已策划并即将实施这所名校107年历史上最严重的舞弊行为。
会考每场三小时,两名监考老师分别负责90分钟,中间有一次交接。阿赫桑是物理课高材生,成绩相当不错,他打算在前90分钟完成答题,然后利用老师交接的机会把选择题答案输入手机,群发给分散在各个考场的“合作者”们。
作为回报,阿赫桑将在随后几场考试中得到其他科目高手提供的答案。他的“互助”网络中有优等生、辩论队成员等,共140人。会考前夜,他发短信确认参与者名单,并保存在手机里。
手机作弊工具
物理考试开始,一切都很顺利。阿赫桑坐在他猜中的座位上,趁监考老师交接之际飞快地将答案输入手机。
见第二名监考老师坐下后不再巡视,阿赫桑变得更加大胆。他偷偷把手机掏出来摆在身前,用前倾的上半身挡住,将做完的试卷逐页拍照发送。监考老师毫无察觉。这门考试他得到97分的高分。
第二天的历史考试中,阿赫桑用手机接收到“合作者”答案。6月18日举行的西班牙语考试是阿赫桑最犯憷的一门。考程过半,就在他焦急等待接收答案时,校长斯坦利·泰特尔在几名老师陪同下步入考场。
校长从阿赫桑身边走过又折返,俯视着他严厉地问:“你有手机?”阿赫桑回答:“是的。”“给我。”“为什么?”“因为我是校长。”
阿赫桑知道自己暴露了,尽管他当时不知道校长如何发现他作弊。后来他得知,那场物理考试有不少学生的答案跟他十分雷同,引起校方怀疑。
校长解锁了阿赫桑的手机,里面存着的合作者名单、所有发送和接收的考题答案通通曝光。
案例并非个别
美国媒体报道说,斯泰弗森特中学舞弊丑闻或许是发生在美国名校最严重的舞弊事件之一,但绝不是“空前绝后”。
今年3月份,9名即将从加利福尼亚州重点中学利兰高中毕业的学生考试舞弊,其中一人涉嫌潜入教室偷考题。
今年5月,哈佛大学教授马修·普拉特阅卷时发现,美国国会概况课期末考试的多份答卷内容雷同。
这门考试采取课外自测形式,学生可将考题带回家,参考书籍或利用网络资源作答,但必须独立完成,不能与同学交流。而普拉特发现,在交卷的259人中,近一半人有对答案或剽窃之嫌。校方随后成立委员会着手调查。
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埃里克·安德曼研究学生舞弊行为多年。他说,85%学生承认在上大学前至少有过一次作弊行为,其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高分诱惑难挡
安德曼指出,考试作弊行为自古有之,但近年来愈发常见,“眼下尤其严重”。这是由于如今孩子们生活在“易诱发作弊行为”的环境氛围中,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便是学校过分强调考试、看重分数。
这样的教育氛围促使一些孩子为追求漂亮的分数“铤而走险”。对名牌学校的好学生而言,这种压力同样存在,甚至更大。他们从普通学校脱颖而出进入名校,却很快发现名校里高手如云,人人都和自己一样聪明,或更聪明。
他们明白,斯泰弗森特中学的毕业生中,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进入哈佛大学;而哈佛毕业生也不是全都进入高盛这样的大企业。因此,尽管这些聪明孩子完全可以不作弊也能拿到高分,但激烈的竞争迫使他们想要更高分。
“当某件事变得如此重要,人就会创造出一个倾向于作弊的环境。”安德曼说。
张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