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观念仍欠缺
由《财经》、宜信财富主办的“中国财富管理系列论坛”第二站昨天下午在上海浦东举行,这次的主题是“改变传统财富管理的创新力量”,探讨在金融信息化、金融创新大潮涌动的互联网时代里,通过新技术加速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创新和转型。
对于财富管理,湘财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康认为要改变市场观念。他说,中国人进行金融理财的观念是不想把钱交给别人,所以散户特别多,也是机构投资者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因而基金发展艰难。而西方很多人都是把财富管理交给银行,不少人一辈子都是和同一家银行打交道。
对于目前金融行业的三大机构,李康认为银行主要是资产保值,保险是资产保护,证券公司是资产增值,这三者不可偏废,但由于管制,这三者互不相通,缺少综合性的财富管理。因此,财富管理面临的问题是渠道狭窄、观念落后,但潜力很大。
应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麦肯锡全球副董事方溪源认为,未来十年,中国财富管理将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不过,他认为科技进步对财富管理业务提出新的挑战,因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很快,对传统金融业务冲击很大。
长期从事财富管理的东亚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指出,目前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服务,投资者容易一窝蜂,要么一起买,要么一起不买。2007年大家都买基金,基金规模上百亿,现在又没人买基金。这其中没人给投资者讲风险,缺少适合不同人进行不同资产配置的服务,只热衷于推销产品。
对此问题,宜信公司创始人及CEO唐宁提出,财富管理要转变观念,要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进行配置服务。曾在美国华尔街工作的唐宁说,在美国很多家庭都有财富管理“医生”,每年对家庭的财务规划、财富管理进行“体检”,提出合适的资产配置建议。而这种服务在中国还没有形成,大家热衷于推销理财产品。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网上就能买到各种理财产品、基金等。在此情况下,财富管理的服务更为重要,应为客户提供包括风险测评、资产保值增值等全方位服务,让客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