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武在序中指出,关注现实课题,担当学术使命,服务中国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们必须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确立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加强对全球问题、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悉世界发展前沿动向,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他希望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界充分利用《上海报告》的平台,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开放导向,贡献大智慧、大战略、大思路,努力形成更多具有中国原创、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上海报告》首批四本包括《当代中国的精神力量》(童世骏、何锡蓉等著)、《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姜义华著)、《上海迈向全球城市:战略与行动》(周振华著)、《现代企业的产权革命》(史正富、刘昶著)。四本书选题分别聚焦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上海的国际化城市化、国企的产权改革等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据介绍,《上海报告》以“关注时代命题,服务中国发展”为编写宗旨,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开放导向,按照“有思想新意和理论创建而不偏激,有数据支撑和学术论证而不繁琐”原则,聚焦中国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沿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是上海理论界推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认识,提出新思路、新对策、新建议的最新成果展示,为中国发展提供与时俱进而又切实有效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