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情邀请
钟明辉是新加坡国立大学MBA,19岁开始喜欢上了划船,后来还当过一段时间的业余选手的划船教练。最近两年,小钟爱上了龙舟运动。“龙舟在新加坡十分流行,我们每年要举办五六场大型龙舟赛。”
两个月前,小钟到复旦大学交流学习。有段时间没摸桨,他手有点“痒”,于是就在网上找到了上海国际友人龙舟队。上个周末是他第一次来参加龙舟队的活动,就和队友一起参加比赛,拿了一等奖。
“这里真冷。”上了岸,钟明辉打着寒战,两只胳膊紧紧抱在胸前。“新加坡的天气要比这里暖和很多。”
其实,钟明辉是个划船高手。在新加坡,他参加的龙舟俱乐部小有名气。来上海之前的几个月,他和队友还夺得世界龙舟俱乐部大赛的两个分站赛冠军。高手加盟,队友们很热情。“只是,天气凉了,今年我们船队就剩下两次户外划船活动,希望你都能来参加。”队友盛情邀请。
由衷热爱
付兴华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工作,一到周末参加龙舟队的活动是他最开心的一件事。去年,付兴华和队友一起参加在三峡举行的龙舟拉力赛。从三峡到葛洲坝,30公里的赛程对他们这些业余选手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冠军奖金有10万元,很有吸引力。”三峡的比赛,除了上海国际友人龙舟队,其他的几乎都是专业龙舟队。
“我们都是业余选手,没划过这么远的距离。赛前队里就制定好‘战术’,把赛程分成几段,每段有部分船员可以休息。”赛途中,付兴华正在划船,坐在他前排的队友休息时,把摄像机绑在船桨上,举起来录像。“结果,安全船上来了,还以为我们举桨是要退赛,差点闹出笑话。”
泰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上海国际友人龙舟队的足迹越走越远,名气越来越大。但,这个“大”,并不是因为他们成绩多出色,而是他们对龙舟运动的热爱。“像三峡的比赛,我们划了2个半小时,而第一名足足比我们快了1个小时。”付兴华说,外出比赛时常听到其他船队对上龙队发出的由衷赞扬声,“你们每次都落在后面,但每次都是最开心的。” 本报记者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