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自学成才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泉口路180弄的老杨家中,房间一角就是他的“工作室”。翻出自己刻录的各种光盘,老杨讲述了他的“维修工”生涯。8年前,对电脑和互联网一窍不通的他在社区里学会了如何上网,虽不会拼音和五笔,但是用手写板还是让他“征服”了电脑这个高科技玩意儿。
“刚开始,我的电脑老坏,自己又不懂,只好请儿子的朋友来帮忙。”老杨说,怕麻烦别人,又浪费时间,求人不如求己,他决定自学电脑维修技术。“我以前当过电工、机修工,这方面应该难不倒我。”凭着聪明的头脑和扎实的基本功,老杨很快就掌握了基础的电脑维修技术。
修电脑成为乐趣
起初,老杨为小区里居民修电脑,后来加入了一个在线电脑诊断聊天室。从“菜鸟”转型后,他开始义务为别人答疑解惑。距离近的,他就背着电脑包、骑电瓶车上门修;距离远的,他就通过网络远程操作。时间久了,老杨声名远播,找他修电脑的人络绎不绝,连广东、北京、黑龙江的用户都来请他帮忙。
不久前,一名身在东北的女士在QQ上求助,说家人送了台二手电脑给她,可她不会玩。老杨在QQ上远程监控,发现这台电脑没有驱动,网上也下载不到,他想了个办法,先问电脑的品牌和型号,通过网络搜索到生产厂家,又找到了电脑工程师。最终,工程师将所需的驱动程序传给了老杨。老杨又通过网络将驱动程序传给那位女士,并打电话教她如何安装。成功后,老杨一看表,居然已过了6个多小时,因为忙碌,他还错过了两顿饭。
献爱心收获快乐
为了积累替换零件,老杨修电脑时常会把别人不要的东西拿回来。“废旧电脑里有不少零件是可以使用的,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老杨举着一个鼠标说,这是一个居民用坏的,他把好的换给别人了,坏的拿回来,捣鼓了几下,修好了,用着也不错。
不少邻居曾劝他,“你长年为大家义务修电脑,不如收费吧,既可发挥特长,又能增加一些收入。”老杨却说:“我和老伴日子过得很滋润,也不愁生计。”
如今,老杨的腰椎不好,走动不便,但他所接的活儿并没减少。有事没事,他都喜欢挂在QQ上、泡在电脑维修论坛里。“修好电脑,我也有一种成就感,这是我退休生活的快乐源泉。”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