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秋风起,正是吃大闸蟹的好时节。但对不甘平庸的上海人而言,除了传统的食蟹饮酒方式,越来越多的饮食创新与融合开始在他们的餐桌上展现。今天,我们就精选了以下海派蟹味新食法:
海派蟹味之1:起司焗蟹
材料:大闸蟹(大只)、洋葱2两、奶油1茶匙、高汤10两、起司1两至1两半
做法:
1. 先把蟹处理干净切成六块。
2. 起油锅,将蟹过油后捞起备用。
3. 洋葱切粒放入奶油和洋葱一起爆香,放入高汤。
4. 将蟹放入3中,再加入起司煮2分钟勾芡调匀即可。
海派蟹味之2:米酒香蟹
材料:大闸蟹、客家米酒
做法:
1. 大闸蟹买回后,净养换水,最后一次换水加白醋泡20分钟。
2. 将大闸蟹放进不锈钢汤锅里,加大约100克客家米酒;加入少量水。
3. 放一些生姜,盖上盖子,中火煮,中火烧开后,改小火。
4. 焖15分钟左右。关火后,余温焖2分钟。
海派蟹味之3:咖喱面拖蟹
材料:大闸蟹、青豆、面粉、鸡蛋、咖喱粉
做法:
1. 将大闸蟹洗净,用剪刀从中间一剪为二,去掉大蟹胃,用绍酒、盐、拌匀腌入味,蟹黄用勺子刮出备用。
2. 将面粉和一个鸡蛋用少量水拌匀成面糊。
3. 锅中放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葱姜末爆香,将大闸蟹的断口处蘸上少许面粉,入油锅烹炸后淋入料酒,和蟹盖中的蟹黄,青豆,再加咖喱粉和少量开水烧沸,最后将面粉糊加入锅中,烧成稠糊状即可。
既然吃蟹,必定少不了黄酒。从科学角度讲,吃蟹佐黄酒,可中和螃蟹的寒性,因为蟹是寒性的,而黄酒性热。而在古代,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盛事。
一座城市孕育一种气质,一方水土酝酿一瓶好酒。包容创新的上海人能将蟹吃出新意,那么一瓶与之创新精神匹配的好黄酒,更是必不可少。
石库门1号·品味新海派
海派蟹味,当然配海派黄酒。所谓海派味道,既是对生活滋味的包容创新,也是对完美的入微挑剔,对细节的无限专注。石库门1号上海老酒,以“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打破传统黄酒固有形象,创造全新的黄酒文化。臻选至优原材,独特配方,升级标准,以现代化黄酒工艺倾心酝酿,甚至每一粒米,都来自世界级生态岛——崇明绿色原料基地。正是对每个细节的专注,呈献出更独特的上海酒香、酒体、酒格、酒韵。
试想金秋时节,在熟悉的记忆中,品鉴城市与故事;在石库门内外,感悟时光与时尚;在金秋菊香里,蟹膏似玉,蟹黄似金,再佐以甘醇的石库门1号老酒入口,品蟹、品酒、品味出一座城市的味道,岂不美妙。
(石库门1号红牌 酒精度:11.5%vol;石库门1号蓝牌 酒精度:14.0%v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