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来,华侨城一直秉承对于艺术与文化的坚持,做“中国当代艺术的航空港”,如今这已经成为一个不断实践壮大的构想。自2007年始,一项长达10年的公共艺术项目——“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在浦江华侨城应运而生。
2012年11月3日,浦江华侨城第六届“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在这座“无墙的艺术博物馆”盛大揭幕。
当代知名艺术家助力华侨城
多年来,华侨城一直与在国际艺术界前沿的大师们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让浦江华侨城享有了“无墙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在作品选择的特性上充分体现了当代性与现场性。
从2007年开始,浦江华侨城就着手把公共空间变成了露天的艺术博物馆,将十年公共艺术计划一一落地:每年举办一项著名中外艺术家的大型个展,并通过展览每年收藏一至两件空间艺术精品,永久安放于城区公共环境内。随着年复一年的甄选积累,我们可以展望若干年后的浦江华侨城:一个集中展示中外当代艺术经典作品的无墙艺术博物馆,一个比肩巴黎、佛罗伦萨的公共艺术之都。
本届艺术计划由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入物——王广义带来其大型艺术作品《冷战美学》,同时,著名艺术家隋建国继续完成其划时代的浦江华侨城《偏离17.5度》大型装置作品,这是根据浦江华侨城整体坐标偏离17.5度而创意设计的。这种将艺术家的个入创作纳入公共空间,成为社区居民共享的艺术作品,为艺术融入生活创造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十年艺术构筑无墙艺术博物馆
“优质生活的创想家”是华侨城的品牌宣言,也是华侨城的行动,这在浦江华侨城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了让城市居民既能感受到建筑的美感,又能感受城市精神的价值,“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就是为这一城市项目设计的一项长期公共艺术计划。
自2007年启动以来,该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年,每年都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2007年“点穴·隋建国艺术展”、2008年“征兆·汪建伟大型剧场展”、2009年“对视·林天苗艺术展”、2010年“中园·谷文达系列书法园林展”、2011年“无所遁形:刘建华&爱德文·斯瓦克曼对话展”……众多艺术大师汇聚,使“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被传媒称为“中国划时代的公共艺术计划”,以其持续性和规模化而日益成为一个公共文化标识。“十年公共艺术计划”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旨在让公共艺术真正成为浦江华侨城的一部分。
华侨城:二十年坚守文化艺术
文化是充满生命力的。生长于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因为共同的品味和兴趣,汇聚在一起,才形成了独有的城市文化脉络。可以说,城市离不开艺术和文化,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是塑造一个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条件。或许,没有了文化的建筑只是一处冰冷的空间,深谙城市运营的华侨城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点。
经过二十多年实践,华侨城在公共艺术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从深圳到上海,为了让城市更具活力,为了让建筑在几十年后不沦为一座座空洞的躯壳,华侨城将“公共艺术”写入了发展规划中。因为公共艺术,这个城市最终会变得与众不同!
◎延伸阅读
浦江华侨城—种精神影响—座城市
1.83平方公里的浦江华侨城,综合容积率仅约0.7,作为上海低密度生活方式和成片综合开发模式的典范,其独特性一直如星光耀目、熠熠生辉,在上海楼市中不可撼动。当年,在对浦江华侨城做规划时,华侨城就希望能给这座城市注入灵魂,注入文化艺术的氛围。
事实上,华侨城从来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华侨城集团品牌和艺术文化的涵养下,其文脉就是对艺术、对生活的精耕细作,从而确立其在上海难以逾越的优势地位。
◎臻品推荐
五期新品 全面升级
产品升级
地铁站·大型商业中心·生态湖泊
作为城区内约400米直达地铁站点及拥有大型商业中心,并且直面约6万平米生态湖泊的社区,浦江华侨城5期将开启华侨城关于品质生活方式的畅想。
◆叠院产品:采用复式与平层设计,电梯入户:一二层约175-225平米,附赠约80-95平米阳光地下室,整体面宽约7-7.3米,叠加空间、多重庭院打造出别墅级的生活享受;三、四层为约115-189平米的平层公寓,三房整体面宽约14米,客厅面宽约7.3米,格局朗阔大气。
◆湖畔公寓:位于5期低密度社区中央,约100平米湖畔二房、132-150平米湖畔三房,高处可尽览秀色湖光。
板块升级
南上海地标级商业·OMALL
O’MALL华侨城商业中心已于10月26日结构封顶,由著名意大利建筑事务所设计,融入意大利及多种中国元素,营造出一个时尚优雅的商业中心。当前,O’MALL华侨城商业中心已经吸引诸多品牌商家签约。据悉,家乐福上海旗舰店、南上海首座五星级联合院线都已正式签约。其中家乐福将建成上海区域的品牌旗舰店,总体量超过18000平方米。而联合院线除影院服务外,食品、饮料、书籍、音乐、工艺纪念品等商业也将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