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以水墨印象为主创手段,观众可以随意走在作者创作的水墨画中,让每个人都留下自己的印记,思考着当代审美的精神当代海派画家陆春涛从海派传统花卉画的高峰叠嶂中突围而出,站立在新的时代精神高度,自觉地前突至当代艺术语境下,继承拓展了由林风眠确立的“中西调和”的艺术观念,将西画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引入水墨画。他在强调自由思维的状态下,在他的水墨花卉画中灌注自己对自然万物生命运动的感受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幡然图新。
传统要继承,但继承并非沿袭。随着时代的进步,材质的变化,技法的多样,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各自鲜明的印记。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就是要将笔墨作为画家自己的思维和情感的载体,使作品具有时代感和当代审美精神,就是要把水墨画的传统形态转化为现代形态。陆春涛具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综合性学养,在色彩、构成和对西方绘画元素的吸收上,独辟蹊径,以自然、率真、本色的笔墨形态,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相契合,为花卉画注入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他作品的鲜明特点,是对水墨画色彩语言系统的拓展。他从出发,深入研究中国画颜料与墨结合的多种可能性,在疾速有力、自由挥洒的写意水墨中,将色彩引入其中,有意识地挑战文人画“重笔墨,轻色彩”的传统观念和“轻置淡染”、“色不碍墨”的创作原则,出色地将笔墨的沉静典雅和色彩的活泼亮丽融为一体,在充分发挥水墨的渗化晕染特性的同时,更着力于利用色彩的表现力加强画面的整体性和视觉冲击力,独立探索出一种写意性极强的动感色彩语言。他的作品充溢着一种整体性空间的生动气势,在画面上弥漫着一股扑面而来的元气。
空间张力的广延性格
陆春涛在作品中,用虚实互生、色墨相间形成的空间架构,使画面布阵层见叠出,产生出引发想象的空间张力和广延性。他通过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色墨关系,对笔墨疏密、色墨浓淡、线条长短的把握,寻找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审美空间,从而使画面不仅有着具体可感的个性化的水墨画语言形态,而且这些作品所形成的深邃的精神指向、巨大的审美力度所产生的视觉冲击,使它们具有一种“大水墨”的品格。所谓“大水墨”,并非仅是尺幅上的指称,而更是作品所蕴藉的磅礴气韵和博大势象。陆春涛充分调动水墨的丰富性和表现性,干湿互用,淋漓酣畅,斑驳错综;以水法带动墨法,水浸墨晕,华滋浑厚;又在水墨中引入色彩,追求疏密浓淡、互渗连贯的色墨关系,来表现那种“花枝低欹草色齐”,“草色遥看近却无”,流畅透亮而又幽眇朦胧的意境。气韵出自笔墨,又与笔墨融为一体,在陆春涛作品中一草一木所传递出的风骨、体势、气息和神韵,无不折射出他所赋予的精神性的文化内涵。这也正是“大水墨”作品所应具备的特质。
无限生机的自然造化
陆春涛是一位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画家。他的水墨花卉画从绘画的图像意义、风格规范和技法表现上都作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并在水墨画的美学思想和笔墨结构上不断寻求变革。陆春涛水墨创作的艺术源头,既在包孕着无限生机的大自然造化之中,也在由无数先辈穷毕生心血积聚起来的海派绘画传统里。林风眠先生的“中西调和”的艺术理念为海派绘画开一代风气之先,也为海派绘画的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陆春涛与林风眠先生的艺术传统一脉相承,坚定不移地在这片天地里辛勤耕耘,使他的作品几经“墨变”和提升后,具有了足够的高度和“大水墨”的气势内涵,又有了足以继续前行的发展空间,并且也为海派绘画艺术创作的当代形态,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而他也以“海派绘画”的传承者和开拓者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水墨画的谱系中。
(“陆春涛三千立方水墨空间展”在莫干山路50号4号楼华府艺术空间展至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