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牧羊人的帽子
陈钰鹏
  陈钰鹏

  贝雷帽是法国人发明的,它和法国葡萄酒、法国棍子面包、法国街头咖啡座一样,属于典型的法国文化。

  贝雷帽是一种扁圆无帽檐的软帽,帽顶中央有一短帽蒂(现在也有不带帽蒂的)。贝雷帽在国外又叫巴斯克帽,在北欧国家及荷兰,人们又称之为高山帽。中国人干脆叫“法兰西帽”。解放前的上海,法兰西帽非常流行,艺术家、知识分子、老克勒等戴得很普遍,它象征独立自主、不随附他人。然而这么高档次的帽子原来却是高山上的牧羊人戴的。

  早在13世纪时,法国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上的牧羊人已经开始戴这种用羊毛编织的软帽,用来防风保暖。比利牛斯山系阿尔卑斯山脉的延伸,是法国和西班牙的界山。据传,这一带的老百姓生性豪放,他们在休息时就摘下帽子用来擦汗,然后又将帽子垫在屁股下当垫子。比利牛斯山的牧羊人常常通过戴贝雷帽的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帽子戴得端端正正的表示严肃;把帽子压到眉毛的位置表示有疑虑;歪戴帽子则表示心里放松,很随意。

  其实,把贝雷帽称作巴斯克帽是没有道理的,错就错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乱下结论。拿破仑三世喜欢和皇后欧仁妮到巴斯克地区去度假,他在那里看到人们十分喜欢戴这一

  扁圆形帽子,兴致所至,于是赐名“巴斯克贝雷帽”。贝雷帽的真正起源地在邻近的贝阿恩,然而没有人敢于违背君主的意思。很快,巴斯克帽胜利进军世界时装之都巴黎,同时渐渐在全世界流行。从1840年起,贝雷帽开始工业化生产。

  二战时期,德军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后,贝雷帽也被沾染了政治色彩,贝雷帽象征对德国法西斯的反抗,戴贝雷帽的人被认为是抵抗运动成员,所以德国占领军禁止法国人戴贝雷帽,称贝雷帽为“法国人的头盖子”。

  早期的贝雷帽通常用呢料或毛毡制作,结实耐用,容易保养。现在已经不拘一格,材料不仅用呢子和毛毡,而且有丝绒、灯芯绒、绸子、毛线、混纺织物,由西班牙托洛萨来到法国的移民专门制作一种棉布的贝雷夏便帽,颇受欢迎。

  贝雷帽也很早开始被很多国家采纳作为军帽,因为贝雷帽携带方便,不用时可折叠起来或卷起来放进衣袋,甚至可以夹在肩章下面。19世纪时,苏马拉卡雷吉将军曾下令纳瓦拉纵队的军士全部戴红色贝雷帽,在战场上便于和敌军区别。然而美军士兵却提出不喜欢贝雷帽,理由是贝雷帽没有帽檐,不能遮阳,吸汗能力差。不过1999年新中国国成立五十周年阅兵典礼时,一支女民兵方队戴着红色贝雷帽、穿着红色上装和军裙、蹬着皮靴、迈着整齐的步伐、英姿飒爽地经过检阅台,真的好酷。

  据称,2012年的冬天,国外将流行戴帽子,贝雷帽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贝雷帽早就没有职业、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莫污染
小酒店之道
困在巴黎的电梯里
岛湾卸货
牧羊人的帽子
扬州认做江南
结缘太极拳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牧羊人的帽子 2012-11-10 2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