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若为收视率过度戏说可能误导年轻人
~~~——若为收视率过度戏说可能误导年轻人
~~~——若为收视率过度戏说可能误导年轻人
~~~——若为收视率过度戏说可能误导年轻人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战偶像剧”降低观众平均年龄
——若为收视率过度戏说可能误导年轻人
孙佳音
  正在热播的抗战剧《铁血壮士》由偶像派明星柳云龙、沈傲君、邬倩倩等主演,一开播便受到年轻观众的关注。而之前在江苏卫视播出的《向着炮火前进》虽然由于过度偶像化遭受质疑,收视率却一路高歌猛进。一些剧评人认为,没有柳云龙、沈傲君、邬倩倩、吴奇隆,它们是普通的抗战剧;有了这些明星,观众的平均年龄至少年轻五岁。抗战剧的“偶像化”倾向,减轻了抗战剧的历史厚重感,但如果没有这些时尚化的演绎,这类题材怕是难以进入年轻一代的视野。

  严肃题材娱乐化

  在《向着炮火前进》中,吴奇隆扮演土匪雷子枫,留飞机头、穿皮茄克、骑铁摩托、开重机枪,还卖萌耍酷。而女主演甘婷婷在艰苦的抗日后方也依旧光彩照人。两个人好似一对绊着嘴、斗着法、打着情、骂着俏的欢喜冤家。虽然是保家卫国的主题,但该剧是一部十足的偶像剧。

  细数今年播出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不难发现情感纠结、豪门恩怨甚至是婆媳矛盾、家庭纠葛这些“狗血”的商业元素早已被混搭其中。《正者无敌》中,围绕在男主角冯天魁身边热闹无比的“危险太太团”是一个亮点,几位姨太太各怀鬼胎,将冯师长后院弄得鸡犬不宁。电视剧版《三进山城》更是充满了琼瑶式的情感戏,男主角刘宏志在戏里忙着“多角恋”。上述重娱乐、轻史实的设计招来了某些专家的批评,却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

  偶像上场重打扮

  最早为自己贴上“战争偶像剧”标签的是由胡兵、陈紫函、郭珍霓、毕畅等主演的侠义抗战剧《江湖儿女》。该剧对造型和服饰格外看重,以“唯美抗战”的方式一举颠覆了观众对抗战剧的老印象,成为当时人气最旺的荧屏红剧。尽管在老抗战剧迷的眼中,无论是身穿风衣、皮裤的胡兵,还是穿着肚兜、皮草的陈紫函都显得不伦不类,但年轻观众很是支持,除了剧中胡兵、林江国、景岗山组成的“型男帮”令女观众趋之若鹜外,被神化了的抗战女英雄们也令年轻观众觉得“心潮澎湃,有股冲上战场的冲动”。有网友称:“我觉得只要不歪曲历史,像《江湖儿女》这样适度夸张的手法应该推广。我想只要不丢失红色精神的核心,抗战剧变个脸也无妨。”

  果不其然,近两年来,王雷主演的《中国骑兵》、周渝民领衔的《彼岸1945》、刘恺威主演的《战火西北狼》等,纵然争议不断,但收视表现不俗。

  艺术加工有原则

  诚然,电视剧创作离不了艺术加工,在不违背历史逻辑、不改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正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所在。选用年轻偶像提高人气,也不失为抗战剧寻求突破的一个出口,但若为了收视而过度戏说就走向歧路了。人物造型上的创新也应当适度,与日寇的残酷搏斗更不能简单处理为充满魔幻色彩的武侠传奇,否则是对年轻人的误导。八年抗战史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甸甸的斗争历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象。认真创作出尊重历史事件、尊重历史人物的电视剧精品,将中华民族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是每一个年轻演员、编剧和导演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抗战偶像剧”降低观众平均年龄
陆毅首演“落魄父亲”
《魔法偶像》今开播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09“抗战偶像剧”降低观众平均年龄 2012-11-10 2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