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为了有针对性开发产品 暗中收集用户喜好信息~~~
为了有针对性开发产品 暗中收集用户喜好信息~~~
为了有针对性开发产品 暗中收集用户喜好信息~~~
为了有针对性开发产品 暗中收集用户喜好信息~~~
为了有针对性开发产品 暗中收集用户喜好信息~~~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有针对性开发产品 暗中收集用户喜好信息
热门手机程序侵犯儿童隐私
旭日
  专供孩子使用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也涉嫌偷偷收集、散布儿童隐私。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10日发表报告称,对苹果与谷歌线上应用程序商店里400个热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调查后发现,多数程序涉嫌侵犯儿童隐私。委员会要求线上应用程序商店加强对此类行为的监管。

  多数用户不知情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不离身。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报告称,在这类电子产品上,专为儿童设计的社交媒体、游戏、教学等应用程序,大量收集儿童个人信息,包括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网页浏览记录、地理位置,甚至连为2岁婴儿播放儿歌或帮助他们认字的软件也存在偷偷定位用户位置的情况。

  此外,程序开发者未将收集儿童隐私的行为告知家长。数据显示,80%的应用程序不提供隐私条例,收集到的用户敏感信息中有近60%被开发者用于与其他程序开发者、广告商分享。约四分之一的程序与社交账户相关联,其中仅9%尽到告知义务。这些信息经应用程序提供给软件开发者,帮助他们了解用户喜好,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符合青少年口味的软件和广告。一些应用程序甚至诱导孩子背着家长花钱购买虚拟游戏道具。

  一款游戏遭投诉

  一个公益组织计划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投诉智能手机上最热门的一款虚拟宠物游戏Mobbles。

  该组织指出,孩子们在打扮、与伙伴共享虚拟宠物时,Mobbles偷偷收集手机中的邮箱地址、家庭住址、玩家位置等敏感信息,而家长对这一切毫不知情。游戏开发商表示,目前游戏已从苹果与谷歌线上应用程序商店下架,直至调查结果公布。

  修改法律存争议

  对于这些“指控”,美国竞争性技术协会负责人摩根·里德承认,多数程序未能向家长说明收集儿童隐私的原因和使用情况。但就不少公益组织呼吁尽快完善1998年出台、的《儿童网络隐私权保护法》,里德表示,即便出台更严格的法律,也无助于保护隐私安全。“问题不在于法律缺失……开发者们说根本没人仔细阅读隐私条例。”

  包括苹果、谷歌、“脸谱”在内的程序开发商和应用商也不买账。它们依然抵制政府完善《儿童网络隐私权保护法》,称这样做会扼杀创新产业。对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莱伯维茨说,所有相关企业都应当改进保护儿童隐私的做法。

  旭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8版:教育周刊
   第B19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20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4版:人才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品牌透视
热门手机程序侵犯儿童隐私
澳恶作剧电台 拟捐广告收入
女童舌头不停生长 三次手术后获控制
“狗医生”助缓解备考压力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6热门手机程序侵犯儿童隐私 2012-12-12 2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