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用户不知情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不离身。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报告称,在这类电子产品上,专为儿童设计的社交媒体、游戏、教学等应用程序,大量收集儿童个人信息,包括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网页浏览记录、地理位置,甚至连为2岁婴儿播放儿歌或帮助他们认字的软件也存在偷偷定位用户位置的情况。
此外,程序开发者未将收集儿童隐私的行为告知家长。数据显示,80%的应用程序不提供隐私条例,收集到的用户敏感信息中有近60%被开发者用于与其他程序开发者、广告商分享。约四分之一的程序与社交账户相关联,其中仅9%尽到告知义务。这些信息经应用程序提供给软件开发者,帮助他们了解用户喜好,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符合青少年口味的软件和广告。一些应用程序甚至诱导孩子背着家长花钱购买虚拟游戏道具。
一款游戏遭投诉
一个公益组织计划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投诉智能手机上最热门的一款虚拟宠物游戏Mobbles。
该组织指出,孩子们在打扮、与伙伴共享虚拟宠物时,Mobbles偷偷收集手机中的邮箱地址、家庭住址、玩家位置等敏感信息,而家长对这一切毫不知情。游戏开发商表示,目前游戏已从苹果与谷歌线上应用程序商店下架,直至调查结果公布。
修改法律存争议
对于这些“指控”,美国竞争性技术协会负责人摩根·里德承认,多数程序未能向家长说明收集儿童隐私的原因和使用情况。但就不少公益组织呼吁尽快完善1998年出台、的《儿童网络隐私权保护法》,里德表示,即便出台更严格的法律,也无助于保护隐私安全。“问题不在于法律缺失……开发者们说根本没人仔细阅读隐私条例。”
包括苹果、谷歌、“脸谱”在内的程序开发商和应用商也不买账。它们依然抵制政府完善《儿童网络隐私权保护法》,称这样做会扼杀创新产业。对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莱伯维茨说,所有相关企业都应当改进保护儿童隐私的做法。
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