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戏迷,在他的熏陶下,我从小也喜欢上了京戏。记得八岁时,父亲带我去他朋友家,那家有个大喇叭唱机,一摇一转,这么好听的声音就出来了。
长大成人,有个好朋友送了几张老唱片给我,吸引了我。于是我一有空就钻入旧货市场与古玩市场,经四方奔走,多年努力,现在已拥有上千张老唱片,其中不少是珍品哩!
退休了,更有时间玩赏,玩赏之余,才知道老唱片不但可欣赏聆听,而且它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沉淀的历史典故。
玩唱片有个三字经,就是觅、听、藏。
所谓觅,老唱片在市场上已不多见,中意的更难。我到市场中走走看看,寻寻觅觅,有时忽然看见,给你买到,有一种前世有缘的感觉。
如在兰州,我觅到一张四大名旦合演的《四五花洞》,品相上乘,一谈价钱,吓我一跳,横看竖看,爱不释手,最后买下。回上海后一查,1931年6月,上海闻人杜月笙的杜氏祠堂落成,全国京剧名伶云集上海,其中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合演的《四五花洞》是杜祠堂会中最精彩的节目。长城唱片公司录下了四大名旦艺术高峰时期的唱腔,其艺术内涵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堪称弥足珍贵。
去年去贵州,意外发现一套1935年新月唱片公司十周年纪念盒子,内有一张老唱片,老板娘开价是2000元,我一想实在太贵,价砍不下来,只得罢手。走出市场后,快上公交车时,我忽然想到,钱用掉没什么,但如果这盒子没有了,将湮没一段历史的小浪花。再回去,老板娘看我诚信,最后卖给我。老板娘看我买得爽气,便对我讲她后面还有一大木箱的唱片,我一看有民国唱片,外国唱片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唱片,竟有五六百张。我马上到银行取了钱,软磨硬泡买到了手。其中一张《狸猫换太子》是由人称小达子的李桂春演唱,存世甚少。
我现在退休了,听唱片的机会多了,如金少山的《御果园》《铡美案》、谭鑫培《八大锤》、马连良的《苏武牧羊》、杨小楼、郝寿臣的《野猪林》、郝寿臣《打龙袍》、侯喜瑞《盗御马》、梅兰芳《太真外传》、王芸芳《董小婉》、程砚秋《玉堂春》《沈云英》等。还有广东粤语唱片,马师曾、朱顶鹤唱的广东戏。我最爱听的是周璇的《前程万里》……
随着时光流逝,一张精美而又保存完好的老唱片,其实是对一段往事的对视。那久远熟悉的歌声,悠扬而又流畅的旋律,醇厚而又酣畅的唱腔,飘进你的耳中,会冲开你对历史追忆的闸门,启动你对往日情景的记忆,抚摸你那内心深处的情感,激荡你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听老唱片,是我今天的赏心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