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8:品牌透视
     
本版列表新闻
~~~——“世界巧克力梦公园”打假记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名品牌遭遇“李鬼”
——“世界巧克力梦公园”打假记
陈彧
■巧克力兵马俑
■巧克力公仔与游客互动
■巧克力梦公园排队入园人潮
  本报记者  陈彧

  这些年,知名品牌遭遇“李鬼”傍名牌,恶意侵权,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例,还真不少,国家质检总局于近日发布了质检系统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件,这些案件均涉及假冒国内外知名品牌。其中,广东两家企业被查证的侵权案件总额已超过千亿元,像广东清远市假冒国外名牌服装案,涉案货值3600多万元;广州市地下窝点生产假冒国外知名化妆品案,涉案货值1000多万元等等,这些侵权案给知名品牌企业造成的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在精神上也带来了伤害,严重的会危害到知名品牌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尤其是一些文化创意企业频遭“李鬼”,如“世界巧克力梦公园”近半年来就遇到了“李鬼”的侵权。

  “世界巧克力梦公园”起源

  “世界巧克力梦公园”是上海翔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文创产品,该公司注册于浦东外高桥,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构建国际文创产业平台,至今已成功策划参与了百余场国际交流展及自主原创巡回展,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的“奇迹天工展”、兵马俑特展、法国罗浮宫展、大英博物馆展等。

  自2010年起,成功策划举办了中国首座“世界巧克力梦公园”自主原创活动,获得北京市朝阳区政府颁发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并于北京、台北、台中、高雄、上海等五地巡回展出,吸引中外200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与超过200万民众参观,塑造了“世界巧克力梦公园”的国际化品牌形象。

  “世界巧克力梦公园”创办人郑瑶婷表示,当初,她带着团队走访欧美,并与比利时百乐嘉利宝巧克力、意大利费列罗巧克力、瑞士莲巧克力及健达巧克力等国际著名巧克力品牌合作,探索能否运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把巧克力三千年文化与华夏五千年文明相结合,透过巧克力浓情浪漫的特点,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生活多点轻松与甜蜜。

  经过两年的辛苦筹划,2010年,中国第一座以巧克力为主题的大型主题公园“世界巧克力梦公园”在北京鸟巢正式开园。巧克力长城、巧克力兵马俑、巧克力敦煌石窟、巧克力精品包、巧克力服饰、巧克力世界名画……当这些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的巧克力艺术作品首次展现在国内受众面前时,可谓惊艳。“巧克力烘焙技术并不难,难在巧克力梦公园这个创意,我们准确拿捏了每个人心中的梦与爱,因此受众很多都是成年人。” 

  2011年,“世界巧克力梦公园”落户上海浦东,黄浦江、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上海滩知名景点悉数披上了香甜的巧克力“外衣”,连同巧克力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这次展览在上海再次引起轰动。

  世界巧克力梦公园用文化创意打造出一种新形态旅游产品,成功突破了人们对巧克力的刻板印象,将源于西方的巧克力文化作为原材料,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把中国的古建筑、青花瓷和汽车、手表、手提包、时装、高跟鞋等时尚元素,用巧克力包装成艺术品,集趣味性、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并且具备了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的娱乐性,因此也就具有了游览的价值。

  2012年,郑瑶婷与她的团队酝酿将“巧克力梦公园”的理念进行升级,打造一个沪上知名的“巧克力嘉年华”。

  然而,下半年以来,这个知名品牌却遭遇了另一家新成立的巧克力主题公园——巧克力开心乐园的持续性侵权。

  两家巧克力公园之争

  今年11月,一则有关巧克力主题公园——“巧克力开心乐园”将在上海世博园区开园的新闻发布,即刻引发微博热传,让许多梦想巧克力甜蜜的人兴奋不已,但这个看似甜蜜的故事背后却暗藏谁是巧克力主题之争。

  这家隶属于欧丝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巧克力开心乐园”对外宣称自己是中国第一家巧克力主题公园,并在各类宣传平台展示了大量已办展览现场以及展品的照片。而事实上该乐园成立不过半年,从未举办过此类展览。

  原来欧丝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王森曾经是翔砻公司创办的“世界巧克力梦公园”的签约巧克力工艺师,今年5月,他成立了欧丝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当时“世界巧克力梦公园”创办者郑瑶婷曾对王森说,“如果你也要做巧克力主题展,我很开心,我愿意提供必要的帮助,因为有更多人竞争,展览才会有进步。但你不可以用我们翔砻的资料,不可以侵犯我们翔砻的知识产权。”

  王森表示绝对不会那样做,因为他要做的是面包乐园。然而,今年7月,郑瑶婷发现欧丝曼在世博园区筹备布置的实际上是“巧克力开心乐园”,而且在公司网站上公然宣称2010年北京站、2011年上海站“世界巧克力梦公园”项目为他们组织实施,并直接在网络上将相关媒体对翔砻公司“世界巧克力梦公园”项目的新闻报道变为欧丝曼的公司新闻。

  翔砻认为欧丝曼在混淆视听,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让外界以为巧克力开心乐园就是世界巧克力梦公园,并以此对外招商。郑瑶婷向上海浦东工商等部门反映此问题,在工商部门介入后,欧丝曼官网撤销了这些内容。然而,“巧克力开心乐园”的侵权行为并未就此止步,11月13日,欧丝曼召开新闻发布会,又涉嫌将大量“世界巧克力梦公园”的图文资料作为自己公司的成果发放给新闻媒体,细看之下,一些照片资料上还有翔砻公司的logo。

  郑瑶婷颇感无奈:“通过媒体、网络的流转,欧丝曼的目的达到了,我们辛辛苦苦打造了5年的文化创意果实就这样被粗暴地窃取。”郑瑶婷反映,新近有不少客户反映欧丝曼对他们宣称世界巧克力梦公园不做了,老板换了,不再姓郑。

  而实际上世界巧克力梦公园落户于上海徐汇区,将如期于2013年1月开园。多年从事文创工作,已有丰富成功经验的郑瑶婷表示,她并不反对两家巧克力主题公园在上海同城竞争,“我有竞争的度量与自信。”不过,郑瑶婷认为只有良性的竞争才有利于文化创意。

  “世界巧克力梦公园”目前已经对展览内容进行升级,往后,翔砻将与上海旅游部门联合将这一项目打造成沪上知名的冬季旅游品牌。

  “欧丝曼不仅涉嫌不正当竞争,还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比如,在宣传中公然捏造事实,表示多个展品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

  郑瑶婷难抑愤怒,“这是对知识产权的公然践踏,是对文化创意的亵渎。我们不排除提起诉讼。”

  “我们只是有些小违规”

  对本起纠纷的另一方——巧克力开心乐园的投资方——欧丝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本报记者也进行了采访,公司股东王森证实,巧克力开心乐园展览确实已经推迟,具体开展时间待定。谈及与翔砻公司的纠纷,王森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轻描淡写地说,“我们的人只是没注意用了他们的图片。”

  “没注意”是否指“误操作”,对于记者的提问,王森解释:“讲句不好听的,有时候新企业也需要炒作炒作,这个你也知道,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问题是,炒作是不能侵犯人家的知识产权。”记者反问道,王森对此应答,他们不存在侵权问题,“只是有些小的违规罢了。”

  在记者一再追问下,王森推诿说,他负责的是巧克力开心乐园园区内的工作,至于用了翔砻的资料包括图片那肯定是不对的,但对外宣传是另一个股东在负责,“我们有些员工在工作中,尤其是宣传上,用了几张翔砻的照片,也没有标注清楚,确实不当,在新闻发布会上,我们没跟媒体讲清楚,与翔砻公司是没有关系的。有些记者也没问,从中摘了一些,才引起了翔砻的质疑,这个问题有那么严重吗?”

  至于谈及纠纷本身,王森表现得很淡定,他始终坚持认为他们没有侵权,“我们已做了充分的应诉准备。”

  王森说,欧丝曼公司并不想把此事极端化,他本人也在与郑瑶婷沟通,“事情已经发生,如果翔砻愿意和解,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如果他们认为我们犯法了,那就起诉嘛!”

  “加大打击侵权的力度”

  对于欧丝曼对翔砻在巧克力主题公园上是否存在侵权问题,记者采访了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黄武双教授,他认为欧丝曼公司确实窃取竞争对手的成果,已经构成不正当竞争,欧丝曼显然在主观上想造成消费者在两家公司之间混淆的效果。

  问题是像欧丝曼这种以侵犯知识产权的方式搭便车的行为在国内并不罕见,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广为诟病的现象,我们有些中国制造在国际社会上始终处于舆论的被动。黄教授提出忠告,国家现在鼓励创新,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力度,会越来越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上海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赵亮波律师认为,根据现有证据,欧丝曼公司巧克力开心乐园显然已经涉嫌侵犯翔砻公司世界巧克力梦公园的知识产权,对消费者也涉嫌构成虚假宣传。从短期看欧丝曼公司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占便宜,但从长远角度来讲,是不可取的,模仿意味着滞后,尤其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市场竞争优势一步领先,将步步领先。如果企业总是停留在模仿、搭便车的主导思想上,肯定不会有前途的。

  黄教授也进一步认为,总的来说,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但仍需改进。他认为有几个方面可以遏制这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比如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中植入惩罚性赔偿,“你侵权构成我1万元损失,但我可以要求你赔偿100万元。还有一条就是诉前禁令,被侵权方没有起诉,就可以到法院申请停止侵权产品的生产、使用。”

  加大惩罚的力度就是为了通过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引导大家树立真正的创新意识、鼓励创新。“司法政策要对产业发挥正面引导作用。”他认为如果人文、法制环境不好,也不利于引进创意。“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很明显有这方面的担心。”

  他对“傍名牌”们提出忠告:一定要断了通过侵犯知识产权搭便车这条歪路、邪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就在这里。”

  至截稿时,记者获悉,目前浦东工商局正在对欧丝曼公司的相关行为展开调查,我们将继续关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8版:教育周刊
   第B19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20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4版:人才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品牌透视
知名品牌遭遇“李鬼”
新民晚报品牌透视B28知名品牌遭遇“李鬼” 2012-12-12 2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