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复旦研发纤维状太阳能集成器件 可随时发电并储能
~~~复旦研发纤维状太阳能集成器件 可随时发电并储能
~~~复旦研发纤维状太阳能集成器件 可随时发电并储能
~~~复旦研发纤维状太阳能集成器件 可随时发电并储能
~~~复旦研发纤维状太阳能集成器件 可随时发电并储能
~~~复旦研发纤维状太阳能集成器件 可随时发电并储能
~~~复旦研发纤维状太阳能集成器件 可随时发电并储能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不信 未来的衣服是“电池”
复旦研发纤维状太阳能集成器件 可随时发电并储能
王蔚
  本报讯(记者  王蔚)昨天下午,复旦大学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该校先进材料实验室、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的课题组,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能源器件——取向碳纳米管纤维。基于这一技术制造的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将使人们期盼随时、随地、高效地使用太阳能的梦想得以实现。

  “电池纤维”可制衣

  彭慧胜教授的团队新研制出的这种新型、柔性的纤维状能源集成器件,可以制成一根根像头发丝一样细的纤维状太阳能电池,其直径只有60至100微米(1毫米=1000微米)——纤维状,意味着它们可以像普通化学纤维一样,被编织成衣服、裤子等纺织品,这样,这些衣裤整体就成了一块大太阳能电池,并能实现自身“发电”。

  目前人们对于具有明显优势的太阳能的利用率,连1%都达不到,这其中蕴藏着极大的开发空间。太阳能电池无疑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领域。目前已经大量投入使用的传统型板状太阳能电池,在应用场所和可移动范围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局限性,在面积和朝向上对阳光入射角度也有很大的限制性。而这些问题,在彭教授的太阳能电池中都不存在。

  神奇的是,与现有的太阳能电池不同,彭教授研制的这种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还实现了在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同时,能够把这些能量储存起来,而不需要外接其他蓄电池或储能设备。这样,即使在没有日光及对光电需求量更大的夜间,人们也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太阳光能源。

  发电储能一身兼

  据悉,在一根纤维上实现既发电又储能,是彭慧胜教授课题组最为重要的原创性突破之一。相关研究成果已被最新一期的国际化学原创性研究领域权威期刊《应用化学》作为封面文章发表。负责期刊审稿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彭慧胜课题组用一个“非常简单和低成本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在一根纤维上同时实现光电转换和储能”,这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且在全纤维状能源系统研发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8版:教育周刊
   第B19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20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4版:人才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品牌透视
5名河豚鱼中毒者死里逃生
聊聊蛊惑人心的末日谣言
肿瘤“双合疗法”
信不信 未来的衣服是“电池”
新民晚报东方大力神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9信不信 未来的衣服是“电池” 2012-12-12 2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