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1 犬类饲养责任保险
狗咬人,难免发生,一旦发生了,及时救治被咬伤的人,谁来买单,当然是犬主人。如果因为种种原因,犬主人未能及时为自家的“闯祸胚”买单,又该怎么办?新措施就是:试行城市化地区犬类饲养责任保险。
目前,市公安局正在着手研究为城市化地区办证养犬人办理犬只伤人责任险,有关保险费额度正在与保险公司协商。
无论最后确定的保险费额度是多少,养犬人关心的是:保险费由谁来支付,是否需要养犬人在办证费用之外另外再支付保险费?
依据《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本市城市化地区养犬管理服务费用降低,特别是内环线以内从每只每年2000元下降至500元,以此吸引养犬人依法登记免疫,减少“无证犬”。这项措施可谓立竿见影,截至今年5月条例实施近一年时,全市总计办理《养犬登记证》20多万张,其中城市化地区13多万张,登记办证数量增长明显,较之2010年全年的5万多张上升了150%。
“降低犬只办证费用,提高犬只登记免疫率,降低犬只伤人的危害性,是养犬管理条例的一个立法目标;养犬保险费用未必另外收费,可从目前的养犬管理服务费用中扣除。同时,管理部门还应每年向社会公示收取的养犬费用,说明支出情况,借助‘透明管理’推进依法规范养犬。”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秋琴说。
措施2 养犬证邮政投递服务
免疫,跑一趟;办证,跑一趟;领证,再跑一趟。养一只“合法犬”,跑三趟的麻烦,让一些养犬人不惜放弃犬只的“合法身份”。今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对2465位受访对象的调查表明,对办理免疫手续便利性,以及犬只登记办证便利性持“肯定态度”的均未过半。
如何方便养犬人登记免疫?今年年初,闵行区推出“一门式服务”,让免疫、办证、取证一次性完成。不少人大代表认为,一门式服务是方便办证、规范养犬的一种服务方式,其他区县如果因为条件限制,做不到一门式服务,也可以因地制宜提供办证“延伸服务”———比如,由公安机关提供送证服务,由小区物业转交养犬业主。另一项提高“办证效率”的措施是,对制作完毕的《养犬登记证》,市公安局将统一采取邮政投递的方式送达养犬人,减少养犬人的奔波。
措施3 犬只免疫后续服务
养犬管理条例实施1年内,全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共免疫犬只26万多条,城镇犬的免疫数量较上年增加3倍多。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表明,安全养犬,不止需要提高办证登记免疫率,登记免疫后还需要“后续服务”。
“我们社区目前有77条狗,2008年成立宠物之家,文明养犬渐成风气。养犬管理条例实施后,畜牧部门派了一位兽医进社区上课,讲授如何依法养犬防范狂犬病,这堂课吸引了养狗和不养狗的居民。”市人大代表、长宁区天山路街道天山三村居委会主任张雅玉在执法检查中说,提高依法规范养犬的文明程度,还需要职能部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四位一体,整合资源,延伸服务,齐抓共管。
为此,作为犬只防疫主管部门,市农委将提供犬只免疫后续服务,追踪监测已免疫的犬只,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借助信息系统,及时提醒养犬人按时为犬只重新免疫。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