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款观众并不多
许昌的电影院是从本月16日开始实行的。据该影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针对烂片可退50%票款的规定实施以来的几天里,平均每天退票的数量仅在10张左右,不到每天总销售量的1%。另外,他也解释了为何退款额度定在50%,因为另外一半的票款要上交给院线,院线则将其中的大部分再转交给片方,因此对于这部分票款,电影院无权处置,所以看了烂片,只能拿回一半票款。
《绿林大冒险》出品方上海河马动画的宣传负责人郭俊杰告诉记者,影片上映一天以来,各大网站的影评90%以上都是正面、表扬的。他透露,影片官方微博上仅有一位观众提出负面意见,认为“片中的精灵和机器人让人感觉就是《阿凡达》和《变形金刚》的合成产品”。郭俊杰表示,尽管片方并不认同这位观众的意见,但认可其意见的有效性,因此若该观众提出退票,会为其办理。
影院一片反对声
对于“烂片退款”的做法,业内一片反对之声。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影院经理告诉记者,第一家搞“烂片退款”的影院通过此举来博知名度和广告效应,拉高观众总量来补贴为“烂片”赔掉的“退款”,基本是稳赢不输的。但如果家家如此,没有了广告效应带来的新增观众数量,那么就会出现家家赔钱的状况,肯定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负责上影旗下影院管理的上海电影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吕家正,以进饭店吃饭做类比。“点了盘青菜,上了盘菠菜,那可以要求退款,但若仅仅是味道一般或难吃,这样的退款要求没有哪家饭店会接受,当然,顾客会以少去或不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吕家正说:“电影同样如此。电影放错了,或者画质、音效出问题可以退款,但若因为拍得不好看就退款,那对影院整个行业来说,在管理上肯定要乱套。当然,观众会以自己的观影体验来作为未来选择电影的评判标准,经常拍烂片的导演和演员肯定不会受欢迎。”
票款到手不容易
上海河马动画公司承诺向提出批评意见的观众退票款的举动,在国内电影市场属首创,是片方对影片质量自信的表现。但是,据记者了解,一个观众因观影体验不佳而想拿到退款,其间颇费周折。首先,要写出一篇得到认可的批评意见微博,接着必须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最后才能拿到退款。如果你不善表达、写作,又或者你不愿提供个人信息,那么退款基本就无望了。有影评人表示,“这与其说是对影片质量的信心,不如说是一种吸引媒体、观众关注的姿态。”
退票改期应允许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相对那些更具宣传性质的“烂片退款”,观众更关注的是“电影票不能退票和改期”这个多年来的顽症。“电影票售出概不退换”,是全国所有影院多年来的行规,不过有观众指出,连飞机票、火车票都能退票、改签,为何电影票不行?吕家正告诉记者,以行规为借口来应对观众,其实是不负责任的。他指出,现在的电脑售票系统和当年的印制票完全不同,退票、改期并不存在技术问题。“只要观众在开影前要求退票或改期,都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上海的电影院中,不少已经在尝试这样的改变。”
本报记者 罗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