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生物黑客”的人数在全球范围不断增加,美国联邦调查局“生物对策室”2012年6月召开首届国际“生物黑客”研讨会。
学微生物出身的“生物对策室”主任纳撒尼尔·黑德在研讨会上说:“我们希望了解‘生物黑客’的行为,区分好黑客和坏黑客。”
联邦调查局希望“生物黑客”们相互监督,做抵御“邪恶人物”的“第一道防线”。
联邦调查局一名女发言人说,眼下尚未监督或调查哪个“生物黑客”实验室。
“生物黑客”们不希望看到某个“坏”黑客玷污了“生物黑客”的名声。
来自德国柏林的女黑客莉萨·塔尔海默与来自德国弗赖堡的一名“生物黑客”着手起草一份“生物黑客”准则,希望以此规范“生物黑客”行为。
一些“生物黑客”认为,“生物黑客”活动正是因为“非正式,不受监管”才得以蓬勃发展,所以不应对其限制过多。
哈佛大学个人染色体项目主任贾森·博贝主张“生物黑客”只要记住“不危害”这个原则即可。
爱好生物人士组团共享乐趣
目前,以研究生物为业余爱好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组成不少团体,相互分享信息,切磋技术,共享研究基因的乐趣。
生物学家埃伦·约尔延森2010年在哈佛医学院著名基因学家乔治·丘奇等专业人士支持下,在纽约布鲁克林建立一个名为“基因空间”的“生物黑客”专用实验室。
无论是初级爱好者还是资深发烧友,都可以使用这个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并得到专家指导,每月付100美元即可。
约尔延森给实验室拟定的口号是“记住玩科学的时光”。她说,她创立这个实验室是为了让生物黑客单纯凭兴趣研究生物,而不用受经济条件限制,也不用考虑研究结果是否有医学价值。“人们怀着对科学的热情自愿来做研究,而不是为了谋生。”
一名艺术家来到实验室,尝试通过控制不同细菌生长的方式,让它们具有不同颜色,形成“漂亮图案”。一个“生物黑客”小组试验把气球送到平流层,探测那里是否有未知细菌留下的DNA痕迹。
像“基因空间”这样的“生物黑客”俱乐部越来越多。一家名为“生物好奇者”的俱乐部2011年在硅谷成立,马萨诸塞州成立了“波士顿开放资源科学实验室”,名为BUGSS的“生物黑客”俱乐部最近在巴尔的摩诞生。
许多生物黑客致力于开发价廉物美的实验用具。
“波士顿开放资源科学实验室”创建人马克·考埃尔打算推出供初级生物研究爱好者使用的套装实验用具。
而“生物好奇者”会员蒂托·扬科夫斯基和乔希·佩尔费托则致力于制造更廉价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