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哪有,谁不见也不能不见您啊。我一会肯定过去……”挂掉电话,赵滨端起酒杯站起身对正在聚餐的人说:“各位,不好意思,还有点事,我先失陪了……”
希望分身有术
在7天假期里,赵滨不只一次经历这样虎头蛇尾的聚会,因为他还要去见很多“重要的人”,一年只有6天在家的他真希望自己有分身术。
家在乌鲁木齐的赵滨在北京工作已有7年。由于工作忙,路途远,每年只有春节的时候能回家。
家有姥姥,父母各自兄弟姐妹众多的赵滨是家里的独子。除夕,他要到最年长的姥姥家吃团圆饭。从初一开始,众多叔叔、大妈、舅舅、姨姨们开始轮流“坐庄”,大摆筵席,而常年在外的赵滨一定是这个家里团聚最焦点的人物。“亲戚们一年只见我一次,对我都特别热情,我也很看重这份感情。”
重感情的赵滨从大年初三开始要应酬的就不只是家人了,从小玩到大的同学、朋友开始组织各种聚会。“大家一年也就指着这一次聚一聚。”
聚会如同赶场
比起赵滨,80后新婚小两口雷璇和张峰就更忙了。在广州上班的他们,如今要辗转于双方各自家庭的聚会,亲戚在数量上翻倍了。“大年初二,我们下午2点在我妈家吃了一顿,紧接着4点到他姨妈家又吃了一顿,感觉有点积食……”雷璇苦笑道,“难得回来,都想见见我们。其实我们真正在家陪爸妈的时间没多少。”
“各种聚会都在打‘感情牌’,春节就是一场情感争夺战。”袁蓓面对各方的邀约都尽量答应。“我只要露个脸,长辈们就很满足,很高兴,我还怎好意思推脱呢?”因为“盛情难却”,她每天平均要赶3场聚会。
新华社记者 符晓波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