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A股加权市盈率在最后一周里下降了7.6%,为12.2倍,是A股历史上较低的水平,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仅为3%,市盈率均值比同期指数的跌幅更大,说明季报披露出来后,总体业绩还不错,带动平均市盈率向下走;另一方面,市盈率中值却大幅上升了13%,为44.8倍,表明一半以上的公司的市盈率都在44.8倍以上,这种情况表明,大盘股的盈利情况仍然远远好于中小盘股,尤其是银行的高利润高增长“平均”了中小企业的弱衰退,企业盈利面没有大面积的改善,复苏仍然是处于相当脆弱的水平。
银行是A股盈利大户
每期报表出来,都离不开分析成长。从新东风网统计的最新2374家具有可比性的一季报数据来看,收入同比增长8.5%,利润同比增长11.2%,毛利率同比增长3%。这个数据总体看不错,的确有复苏的味道,也可说是目前市场的一抹亮色。但如果把数据详细分析下去,结论可能就没那么乐观。
16家上市银行一直是A股的盈利大户,一季报披露的银行净利是3097亿元,全部可比公司净利润总额是5523亿元,银行占了56%,这个比例比去年年底银行占全部上市公司53%的利润还要高出3个百分点(见上表)。这表明,A股这些年,垄断行业的利润居高不下的局面并没有改观,976家中小板和创业板利润还不到16家上市银行的零头,这么多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完全是大银行们的陪衬。
小盘股“增产不增利”
再看细分板块数据,从利润增长指标上看,尽管银行增速有所下降,但银行板块的利润增长仍保持12.7%的高增长,而中小板的增长率只有3.3%,创业板的利润增长更是疲态尽显,竟然是下降0.8%。虽然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收入增长都有较大的升幅,但毛利率同比都是下降的,明显表现为“增产不增利”,不知道这样的成长业绩如何能够维系着两个板块高达33倍和51倍市盈率的高估值。近期中小盘公司在持续的炒作之后突然掉头,相信是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明显嗅出了季报公布后的反差在主动撤离。因此,在弱市中,中小盘公司尽管能够较好地吸引资金,但一旦当资金主动撤离,也会出现让投资人最痛苦的“补跌”,这是选择中小盘公司投资时不得不防的地方。
从数据上看,用心的投资人还是能从中找到机会的,比如沪深主板的公司,虽然没有中小板和创业板题材的光环,但是平均利润增速在10%以上,按一季报数据统计,有109家公司是属于净利润大幅增长或者是扭亏,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低估成长型公司,其中,近三个月来没有涨过的公司又只有32家,从中认真发掘,不乏能找到行业成长性好,又有资金关注的潜力公司。
毛羽 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