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非法客运曾于2006—2008年连续三年列入市委市政府平安实事项目,对推动本市整治非法客运工作起到良好作用。今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将此项工作列为平安建设实事项目,且列为实事首项,彰显出市委市政府坚决打击非法客运的决心和信心。据了解,今年将按照“全面、彻底、持续”原则,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全面、彻底、持续”原则
“全面”,就是对任何形式的非法客运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无论是残疾车、正三轮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二轮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还是四轮机动车、克隆出租车,都予以坚决打击。“彻底”,就是彻底消除个别路段、个别时段非法客运回潮现象,杜绝非法客运卷土重来。“持续”,就是持续不间断整治非法客运行为。
■大力推进属地管理
非法客运属综合性社会问题,各区县政府对本辖区整治非法客运工作负首要责任。今年,已将全市各区县非法客运治理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进一步强化区县政府属地管理职责。非法客运更多的是发生在郊区结合部和中心城区部分区域,必须要充分发挥各个区县政府的作用,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尤为重要。
■聚焦重点监管区域
对市民反响强烈、交通秩序混乱、非法客运车辆较多的重点区域,在去年确定74个重点监管区域基础上,经过系统排摸分析本市非法客运现状,现已明确全市104个重点区域。对这些重点区域,全市交通、公安部门及各区县将采取多波次、高频率、全覆盖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客运行为及抛车待客、招客、违法停车等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从严查处。对每一个重点区域,区县政府制定“一点一方案”,因地制宜地明确监管方式,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等各种措施,有效遏制非法客运行为的发生。
■首次开展“无黑车社区”创建活动
据了解,今年本市将首次开展“无黑车社区”创建活动,通过平安建设实事项目的平台,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负其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将“无黑车社区”创建活动纳入“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创建指标体系,广泛发动社区群众积极参与,通过街面严查、小区严控,营造“无人经营黑车、无人搭乘黑车”的良好氛围。积极发动各方力量开展社区滚动排查,除交警、社区民警、治安民警外,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公司,包括物业保安、居委会、业委会、志愿者等,一起进行社区排查。同时,本市交通执法部门也将建立非法客运从业人员“黑名单”,梳理汇总曾因从事非法客运活动被查处的“黑车”车辆及其所有者、经营者信息,并定期抄告属地街道、乡镇和公安派出所。各公安分(县)局及派出所再根据社区排查结果和交通执法部门移交的“黑名单”进行上门告诫和积极查处。
■加强联勤联动执法
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对象、重点违法行为,集中交通和公安部门执法力量,注重实际效果,全力以赴做好非法客运专项整治工作。公安、交通部门将进一步密切协作,强化对暴力抗法和克隆出租车的处置力度,对涉嫌制作、贩卖、使用假牌假证违法犯罪行为,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在执法力量联勤基础上,今年将在案件联动上加大推进力度,对非法客运违法行为实行案件移交机制,尤其是对克隆出租车案件,由公安、交通等部门对其违法行为按照各自的法律条款分别进行处罚,交通执法部门对克隆出租车驾驶员进行行政处罚后,移交公安部门对克隆出租车驾驶员追究治安或刑事处罚,如涉及到其他违法行为,将移送到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形成执法效率最大化。
■加强源头管控
市公安、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将根据市民举报和执法部门提供的各类线索,加强对制造、销售各类假牌假证、拼装或擅自改装各类车辆的非法经营业户的打击力度,并关掉非法改拼装窝点。同时,市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将加强对出租车下线后“清标改色”工作的监管力度,对未按规定执行“清标改色”工作的出租企业予以严惩,确保出租专业设施设备不流入市场,并联合市商务委强化二手车交易市场监管,一旦发现违规交易,将追究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连带责任。
■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供应能力
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总结推广“最后一公里”线路,完善运营方式,着力解决居住社区与轨道交通站点、公交枢纽站、大型商业网点间的公交配套衔接问题,方便市民出行。市交通港口局将会同各区县交通管理部门深入居住区调查研究,根据调研情况和居民需求,优化调整公交车辆营运时间、停靠站点,加强公交与轨交站点交通配套等措施,着力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压缩非法客运营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