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打捞队有苦衷,网友有怒气~~~
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打捞队有苦衷,网友有怒气~~~
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打捞队有苦衷,网友有怒气~~~
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打捞队有苦衷,网友有怒气~~~
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打捞队有苦衷,网友有怒气~~~
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打捞队有苦衷,网友有怒气~~~
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打捞队有苦衷,网友有怒气~~~
     
2013年05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第一时间到现场,打捞队有苦衷,网友有怒气
“挟尸要价”背后是公共救助缺乏
朱晨
  5月25日晚上发生在台州温岭的一起悲剧,让“捞尸人”这个一直隐藏在人们视线之外的隐秘职业,再次因“挟尸要价”而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但记者采访发现,捞尸人的工作,不仅强度大,而且危险系数极高,缺乏社会保障。“挟尸要价”的背后,其实是政府公共救助的缺乏。

  5月25日23时,在台州温岭牧屿五里径村打工的重庆人刘某与女友吵架后,一起跳入河中。警方当场联系了当地的尸体打捞队,但打捞人员表示晚上看不见无法打捞,要等次日一早再过来。第二天上午,来到现场的打捞队勘察现场后,向亲属开价1.2万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价格敲定在3000元。11时54分,溺亡的两人先后被拖到了岸上。

  打捞队没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对捞尸“漫天要价”的行为,立即被与“挟尸要价”画上了等号。甚至有网友表示,这样的行为“丧尽天良”。

  “在我看来,捞尸人的行为有失妥当,但可以理解。”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队员白希直,多次参与过打捞溺水遇难者。他告诉记者,尸体一般都沉在河底,打捞起来确实很困难,再加上事发是夜里,打捞难度更大。一次打捞常常要出动四五名队员,还要使用专业的打捞设备。

  据了解,现在各地的尸体打捞队,基本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目前,没有具体政府部门管理这些打捞队伍,也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少网友呼吁,政府应尽早建立溺水救助或遗体打捞制度。白希直希望,在建立官方救援队一时有难度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对民间的志愿救援队进行帮助,如提供更多专业培训,帮助更新救援装备等。

  解放日报(朱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市场之窗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挟尸要价”背后是公共救助缺乏
拒给救护车加油 伤者途中死亡
女骑警是警还是景?
中石化致歉两当事人被辞退
车主“见义勇为”误把无辜者当贼撞死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1“挟尸要价”背后是公共救助缺乏 2013-05-28 2 2013年05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