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修旧如旧日前向市民开放
~~~修旧如旧日前向市民开放
~~~修旧如旧日前向市民开放
~~~修旧如旧日前向市民开放
~~~修旧如旧日前向市民开放
~~~修旧如旧日前向市民开放
~~~修旧如旧日前向市民开放
~~~修旧如旧日前向市民开放
     
2013年05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汇清代仪门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修旧如旧日前向市民开放
袁玮
  本报讯(记者  袁玮)位于中山南二路的清末仪门日前经过徐汇区文化局修旧如旧的修缮,已于日前向市民开放。清代仪门被徐汇区政府公布为区文物保护单位(见图记者  陈意俊 摄)。

  清代仪门位于中山南二路729号,是中国江南传统门楼式建筑,建于清末,原属沈家祠堂,为三进,青砖砌筑,双坡歇山顶,檐下有多层叠涩线条和砖雕花饰,两侧为围墙。中山南二路拓宽建造高架道路时,祠堂建筑被拆除。留存的仪门建筑历经百年日晒雨淋,门头部分砖瓦已塌落,墙身渗水严重,木结构部分出现腐烂,两旁砖墙部分开裂。

  清代仪门在徐汇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区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011年,徐汇区文化局将仪门建筑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修缮计划,并组织文物专家到现场勘查论证。专家认为:现存仪门为上海地区至今已发现的体量较大的仪门之一,其砖雕精美,做工精致,用料考究,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价值。原祠堂建筑为多进,今虽留存仪门一处,仍能印证当时徐家汇以南地区的繁华景观,具有较高的史料、标本价值。

  去年5月,工程队进入工地现场进行修缮维修。在对墙面的清理、清洗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被石灰层涂抹的门楣砖框内有砖雕文字痕迹,门楣正面砖刻“春秋匪懈”,背面砖刻“百年树德”。区文管办当即邀请文物专家到现场勘察,专家一致认为,要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做好门楣上方“春秋匪懈”、“百年树德”砖刻文字及周边纹饰等重点保护部位的修缮保护工作,保持原有风貌,修旧如故。如今,清代仪门建筑作为城市景观保存修复,使绿化与文化相结合,做到保护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

  名词解释

  仪门:明清两代称官署大门之内的门为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市场之窗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职工“娘家人”努力办贴心事
该放的“放活” 该管的“管好”
杨雄会见洲际董事会主席
第十六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揭晓
徐汇清代仪门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宋庆龄,永远盛开的鲜花》邮资机宣传戳明启用
《虹口报》纪念创刊20周年
淮安特色产业合作恳谈会在沪召开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3徐汇清代仪门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3-05-28 2 2013年05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