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海外联谊,向世界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史研究馆工作的新尝试。
2007年3月底,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举办的“海派丹青——上海文史馆书画展”,在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隆重开幕。这次书画展,刚好在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的“融冰之旅”前夕。在日本前首相小泉执政的年代,中日关系曾降至冰点。温总理访日,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这或许是改善两国关系的契机。我们的书画展适逢其时。因此这次活动得到了中国驻日大使馆、日本亚洲友好协会以及各界人士的配合和热情接待。参展团抵达东京后,首先拜会了中国驻日大使馆。大使馆领导会见了全体成员,并陪同我们参观了大使馆。日本亚洲友好协会负责人徐迪旻先生,联络了日本众多知名人士和侨界代表参加开幕式。中日两国多家新闻传媒对开幕式进行采访报道。
参加书画展开幕式的各界人士中,引人注目的有日本参众两院四位议员。其中参议员、前首相羽田孜在警卫人员的护卫下按时来到展厅。展厅门口摆放着他和日本电气株式会社顾问樱井勝等表示祝贺的花篮。两位长者是特邀贵宾,他们和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文迟、驻日大使馆文化参赞赵宝智熟悉,见面就热情地寒暄,并且一起为展览剪彩。我代表参展团赠送一件小礼品(微刻作品)给羽田孜,他连声表示感谢。参议员江田五月是日本原科技大臣,因故迟到一会,但仍认真观赏了每幅作品。当天晚上,我们与日本参众两院支持上海世博会议院联盟秘书长木俣佳丈共进晚餐。木俣是日本最年轻的议员之一,40多岁,热心于中日友好事业。他告诉我们,他是蒙古族。我们希望他加油,今后能当上首相。他宽厚地笑了。整个晚会充满了祥和气氛。
这次海派书画展的一个亮点,是展品中有10幅吴昌硕的作品,包括吴氏23岁时的书法《篆书轴》和84岁时的巅峰之作《红梅》。清末民初的吴昌硕是海派书画的领军人物。日本著名书法家、日本碑学始祖日下部鸣鹤称吴昌硕为“书圣”,两位好友诗歌酬唱,书信不断。日本著名汉学家长尾甲、日本印学界一代宗师河井仙郎都曾来中国拜访昌硕先生,推崇先生的艺品人品。通过这些大师级人物的宣传介绍,吴昌硕在日本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参展团中有吴昌硕的曾孙吴越先生,他的祖父吴东迈和父亲吴长邺,都曾是上海文史馆馆员。吴氏四代,书画传家。我们曾到过东京银座一个叫“鸠居堂”的出售文房四宝的商店购物,商店二楼画廊就有一幅吴昌硕画像。店堂经理得知吴越是吴昌硕后代,激动地拉着他的手在画像前合影,他希望能经常在日本举办吴昌硕书画展。
展览期间,我们会见了日本书道家联盟名誉会长重田翠村和会长铃木春子,进行了书画交流活动。年高德劭的重田先生,饱蘸墨汁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创”字,寓意共同开创未来,创造中日友好合作的新局面。
十日谈
文史馆春秋
多方肯定《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上海卷》,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