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目击
     
本版列表新闻
第五届中俄青少年运动会欢声笑语增友谊——~~~
     
2013年07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五届中俄青少年运动会欢声笑语增友谊——
场上比成绩 场下交朋友
周国强 高宇辰 陆闻宇 沈佳灵 钟喆文
■篮球场上两国运动员竞争激烈
■俄罗斯运动员一丝不苟学中国茶道
■中国剪纸和面塑深深吸引了俄罗斯代表团的领队
■乒乓馆里,俄罗斯运动员虚心好学
■俄罗斯艺术体操选手训练刻苦
■摔跤场上难解难分
■女子水球比赛,姑娘们展示了良好的技术
■中俄两国体操小将同场训练
■中俄运动员在散打比赛场上较量
  本报记者  周国强  实习生  高宇辰  摄  

  实习生  陆闻宇  沈佳灵  本报记者  钟喆文

  今晚,第五届中俄青少年运动会全部比赛项目结束。过去5天里,中俄青少年运动员共参加了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跳水、古典式摔跤、艺术体操等11个项目的比赛。两国选手还在上海中学、南洋模范中学、上海体育学院、东方体育中心、市体操运动中心和东方绿舟体育训练基地一同参与了中俄民俗文化交流活动。俄罗斯联邦体育部副部长科洛博科夫说,中俄青少年运动会举办五届,两国青少年的体育交流渐入佳境。“比赛的目的并不在于显示哪一方的优势,而是为了相互切磋、学习,促进两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球场回荡着《喀秋莎》

  中俄青少年运动会乒乓球赛场设在上海中学。赛前,中俄乒乓球队在上海中学参加了“魅力中国”游园会。剪纸、茶艺、书法等一系列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引起两国运动员的兴趣。来自俄罗斯的克谢尼娅·萨列耶娃对中国结情有独钟,她一边学着编织,一边对中国传统文化赞不绝口。

  这次,俄罗斯代表团共派出147人来到上海,乒乓球队有8人。12日下午,他们在上海中学乒乓球馆与中国青年队切磋。两队训练时,国青队员合唱了一首《我想大声告诉你》,俄国队用苏联歌曲《喀秋莎》作为回应,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随后的乒乓球赛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国青队大获全胜。赛后,中俄教练员、运动员还进行了交流。尽管输了球,俄罗斯女选手玛利亚·巴纳丽娜大呼过瘾:“大家毫无保留,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分数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天,她还希望能够邀请国青队员到淮海路、新天地走走,加深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了解。

  打中国结比打篮球难

  中国和俄罗斯是亚欧篮球的代表。12日下午,中俄青少年运动员在南洋模范中学篮球馆进行了一场篮球赛。

  赛前,南洋模范中学举办了一场“魅力中国秀”,学校国粹社的同学与俄罗斯少年男篮队员聚在一起,写书法、打中国结、表演乐器,增进了友谊和了解。几位同学用手中的红绳做成中国结,俄罗斯小伙子跟着学,但做着做着他们就跟不上节奏了。小伙子们直言打中国结比打篮球难。

  当天,中俄两国少年男篮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篮球赛。最后,中国少年男篮通过加时赛才以80比73获胜。

  俄罗斯少年男篮总教练吉纳迪认为,在南模中学的交流让孩子们受益匪浅:“队员们都很高兴,他们过去对中国比较陌生,现在他们喜欢上了这里,感谢学校给了这次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场上比成绩 场下交朋友
新民晚报目击A06场上比成绩 场下交朋友 2013-07-14 2 2013年07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