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花甲,竟然被这个庄园梦的实现搅得好几夜困勿着,于是,起身、泡茶、发呆,细细梳理来龙去脉……
1 三年追逐农庄梦
常言说,人生厄运过一不过二,过二不过三。依我看,人生好运亦同律,我的一亩地农庄梦就是实实在在做了3次才得以实现的。
第一次是2010年。大规模的知青“回乡探亲”活动萌发了我想在崇明找一块地、一间房过“农夫”生活的念头:种菜养鸡,莳花弄草,土灶烧饭,然后香茗伴书,或展稿写作。
我曾经在那片农场的盐碱土上和22万上海知青一样,付出过血汗青春,留下了复杂的“土地情结”。无数次“土地情结”的撩拨,催迫着我无数次地驶过长江隧桥,东到前哨,中达建设,西奔猛将庙等处,寻觅梦想中的“农庄”。但经实地踏勘后,都感觉诸多条件尚不成熟,终而弃之。然而,“农庄梦”却就此在心田里扎根,挥之不去。
2011年金秋,一个来自浙江长兴的农宅信息又让我好一番兴奋。水口乡的南山脚下,修篁满坡,初看颇有诗意,然而,细察之余,发现秋冬枯水,细潺的山泉只能供饮用,实乃美中之大不足。但我依然痴迷于南山,多次考察之后与房主进入了真金白银阶段的商榷。可是,太过聪明的房主却提出“要参建新房”的过分要求,参建倒不怕,我怕的是造屋“烂尾”引发的纠缠。于是,只得忍痛割爱,把心中的“农庄梦”暂时埋入了心底。
2012年7月,和知青文友交往中,被一处在周庄的“知青菜园”所吸引。这个“知青菜园”占地一亩,有一幢百余平方米的农舍,养鸡种菜烧土灶菜饭,知青们每次都玩得兴高采烈。我怦然心动:这不就是我理想中的“农庄”么?
心动还得行动,经过几位老知青朋友的一番联系,终于找到了一位欲出让的房主。实地踏勘一番,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已有现成庭院的农庄:院内多棵桔子树上硕果累累,压弯了枝头;杏果已摘,杏叶一片金黄;金桂开花虽已过,但绿叶葱葱;枇杷、枣树、葡萄等果树都已经年种植,长势不差;几棵树龄10年以上的香樟树,绿蓬如巨伞般参天;一片已泛黄的开阔草地,沐浴在金色的秋阳下;四周十边地可开垦种菜;农舍北面有条河,老柳垂岸,来年可以养鸭鹅;农舍前植有杜鹃、月季;农舍内生活设施基本齐全,只要给它“揩把面”就可以入住!我喜出望外,疑是梦境,故与房主见面时几乎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讨价还价过程,“一枪头”拍板成交。
2012年11月8日,正式与房主交接签约。三年追逐农庄梦,今日梦想终成真!
2 精心打理文化情
踏入属于自己的农庄,一遍又一遍地环顾庭院里的一草一木简直看不够,东西22大步,南北30大步(一大步约一米),合计660平方米(占地一亩)。随着脚步的移动,脑海里浮想联翩:古今中外,文人雅士闲居山庄的轶事如碎片般地闪烁,传统的隐居式田园农庄和时尚休闲农庄的印象,纷繁交错,叠加出现……
回到现实,我确定了“揩面工程”的基调:保持中国式农家韵味,决不伤筋动骨大兴土木;略做加法,以强化乡土气息和现代休闲功能。强化乡土味,具体一点就是砌个农家双眼土灶,既可实用,柴灶烧饭炒菜,炊烟袅袅,颇有诗意;又可作景观,农庄无土灶,岂是农庄?强化休闲功能的具体做法是,拆除原先的破旧木台阶,新建一个全木结构的、可供四五位客人同时喝茶聊天的观景露台;改换门扉,新建竹顶、木框、木门的新院门,并拓宽门幅,挂两只红灯笼,更显大气,亦显土气。
工程开始,我几乎每周要去看上老半天,巴不得装修工人日夜加班,一气呵成。离开时,一步三回头;回到上海,常常会被竣工的喜梦惊醒。
“文化情结”在农庄的体现和落实,除了硬件传递出的田园气息之外,还需要来点真家伙的文化内容才够回味。于是,一篇565字的“品悦苑题记”以文白相夹的风格三易其稿而成,并请书法家书写并装裱;客厅主墙上挂一块由另一位书法家朋友写的小篆体“品悦苑”三字的版刻木匾,宽大的木匾褐底黑字,颇显大气和文化意味;与之对应的墙上,是两块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来客照片墙和自己的诗歌、摄影作品墙。凡是来过的亲朋好友,均有照为证。近两百位亲朋个个都在开怀嘻笑,故我起了个“众乐品悦苑”的标题;摄影、诗歌墙纯属文化点缀;庭院入门处的草坪上,垒起三块大小不一的“品”字形山石,每块石头刻一个隶书体字,勒石凹处,我用绛红色亚光颜料细心填写,颇有古朴滋味;秀石配芭蕉,才显江南园林刚柔相济的独特韵味。后来发现,不少城市亲朋不识树种,面对孩子的发问,无从回答。于是,我给十多棵树木挂上树名标签,既可让客人一目了然,也省却了每次的重复介绍。
“文化情结”除了落实、布局硬件细节之外,还需有软实力的创意。我至今还为庭院里的两件创意作品而自得其乐:一件,是用两个废弃车胎做的茶几,一个与石桌石凳相配,另一个与葡萄架下的藤椅相伴;另一件,是利用两段粗壮的老柳树树桩埋进地里作凳脚,加上两根长方木固定,一条土得掉渣的庭院长凳成了,春天来了,柳树桩冒出了绿枝丫,原始野趣十足!
3 众乐独乐两相宜
或许是长期从事文字采编的惯性使然,我喜欢和各个层面不同年龄段的人交流,不至于让自己的文字作品陷入“闭门造车”的老宅男境地。自从有了农庄后,与亲朋故友更有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深入交流的新平台。
去年圣诞节前,农庄即迎来了女儿在德资公司的首批年轻客人,清一色的80后青年男女。我担心他们只是出于情面而来,不一定会喜欢。事实上,他们唱歌跳舞、打麻将、玩积木游戏都玩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吃农庄私房菜的“圣诞大餐”时狼吞虎咽的情景,更令我信心倍增。一位新郎还送了2盒家乡的精装芙蓉烟。年轻人给农庄带来了冬季的欢乐,也慰藉了我近2个月装修期间所付出的辛劳。
以后,不断有亲友来做客,不少人还成了“回头客”。也有企业老板借我“宝地”开年会、团拜会之类。
通过这个新平台,还带动了我文字作品的交流和传播:2007年出版的散文集《马蹄放歌(二)》,2012年出版的社会纪实文学《无羁的马蹄》幸有存量,经常被来客要求签名售书。我言明赠送,而客人常言“送书不好听,优惠点买你的书才对”。在雅俗纠结之间,我只能恭敬不如从命,原价75元的两册书以50元友情价签售,至今已签出100多本。
在农庄里,没有身份、等级之拘束,客人初到,我是“茶房”兼“跑堂”,烧水、洗杯、泡茶、端盘、沏茶、敬烟,一切都在快乐中进行;到中午饭点前,我得下厨点火烧土灶咸肉菜饭,弄得一手油灰,一身油气也蛮开心。当亲朋们边吃边赞不绝口于我的厨艺时,好有成就感。我烧的土灶菜饭,由于烹调理念与请来的厨娘不一样,成饭的色香味也不一样。客人们更喜欢我的出品:饭粒有型,软糯适中,色泽油光,香气扑鼻,咸淡适中。久而久之,烧土灶菜饭成了我放不下的专利活。我非但不感到累赘,相反,每当锅台上升腾起一阵阵饭香热气时,每当亲朋们吃了不过瘾还要打包带回家时,我的心花亦为“美食理论结合实际烹调的成功实践”而绽放。
众乐之余,也有独乐时。农庄正处于“基本建设”阶段,农作物播种有季节时令限制,开荒、沤肥、翻地、播种、修枝等一系列农活时不我待,必须按农历节气完成,不然,果蔬满园就是一场“空想之梦”。不知咋地,一搭上锄头、铁锹翻土锄地,便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任凭汗流浃背,臂酸腰痛,照样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就连自己也难以置信哪来的劲!午饭常常在下午两点才狼吞虎咽一通,胃口极好,没有两碗饭一碗汤两只菜打不住呢。
务农时的常识告诉我,农庄里没有城市人概念中的垃圾可弃:锄下的杂草和餐厨垃圾混合沤烂可作有机肥;树枝碎木纸箱香烟壳等都可烧灶,扒出的草木灰又是极好的钾肥,植物长枝叶、结果实岂能少了它?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我还喜欢自己动手做,尽情地享受着实现梦想的每一个细节过程。
眼下,种的刀豆已采摘给多人上了餐桌,丝瓜、夜开花(瓠瓜)、葫芦、扁豆、番茄等菜苗长势喜人,攀藤的、长枝叶的,一派生机勃勃,看着都会乐得笑出声来。所有的果树由于先前都施了商品有机肥,开花后的坐果情势良好:青绿色的桔子已如大号青豆,星星点点长满枝头;杏仁像一个个青橄榄羞涩地躲在碧绿的扇形杏叶丛中随风摇曳;葡萄一串串地日长夜大,丰收在望;就连那棵发叶最晚的枣树,也开出了一朵朵小白花,招蜂惹蝶,好不热闹;枇杷树上不多的几串成熟枇杷,早已成了馋嘴鸟雀的美食,换来的是“空谷鸟鸣”般的诗意回报,想想也值!劳作时,大厅里传来极富弹性的萨克斯管乐声,悠扬飘渺,交融在独乐还来不及的惬意中……
4 养活梦想得现实
或许是我有10年辅助经营小饭店经历的缘故,我认为,拥有农庄,只是梦想成真的第一步。要让成真的梦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依然存在,没有现实的经营意识,没有具体的农作、交友、写作活动是难以为继的。
听说过不少实力丰厚的业主对农庄由热渐温,最后冷却的故事。他们初拥农庄时,尤其是对土地、园林有着特殊情结的成功人士,无不热情冲天,神采飞扬,排场不小。然而,若干年后,由于初始热情的消退,既没有独享清静的心理准备,也没有须在清静环境中进行的思想交流或写作活动,于是,便与农庄渐行渐远,最后疏于亲自打理,还得承担维系农庄基本存在的不菲开销,久而久之,农庄便成了累赘,有财力的,或勉强开支维持,或荒废而不转让;部分财力有限,确再无需要的便就转让了事。所以,农庄3-5年易主似已成规律。
尽管我拥有的是个小型农庄,不存在盈利经营的可能和必要,但为了让这个梦想延续下去,为了让更多亲朋来体验这个文化农庄的韵味,面对亲朋好友来游玩时实际所产生的开销,我还是确定了AA制的基本原则。原先还担心情面难却,事实上,现时的亲朋好友不仅能接受,还很乐意:“这样好,你我都轻松,常来常往没压力。”经过半年多的“AA制经营”,近200人次的来客中,已有四分之一人次成了“回头客”,每次场面蛮热闹。客人们每次来,最多的随手礼是茶叶,于是,品尝各种好茶也成了我农庄的一个特色。当然,我也备了当地质量上乘的袜底酥、花生、芝麻酥之类的土特产作为回馈,既体面又皆大欢喜。
6月中旬,亲自种下的毛豆、刀豆已可收获,分送给亲朋好友不要太有成就感噢!这可是一份纯绿色的特殊礼物呢。自己品尝,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感受到了咸水毛豆的鲜甜,清炒刀豆的脆嫩。饲养的一群草母鸡开始下蛋了,每天2-5只不等,每周也有20来只真正吃稻谷、菜叶所下的土鸡蛋可以收获。这鸡蛋的味道就是不一样,打开有一股特别腥的气味,这大概就是好饲料的功劳了。让亲朋分享农庄里的劳动果实,其实也是一种“亲情经营”,因为,这不属于AA制范围,亲朋分享的是我在种菜、养鸡过程中辛勤而快乐的劳动过程,情感意义大大超过了本身的价格意义。
租了农庄后,不少人问“格算勿格算”?对此,我只能淡然一笑。殊不知,我之所以做了三次农庄梦,是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持续发酵的结果。我知道,发过头的“酵母”只会给有限的人生留下无限的遗憾,只要房主的开价符合我的心理价位和经济承受能力,就无需再作像煞很精明,其实很无聊的周旋。
事后证明,我的爽快成交造成了前后几位意向事主的遗憾。有一天,在给农庄实施“揩面”工程时,来了一对邻居夫妇。男的面露憾色地说,当时为了讨价一万元没成交;女的面呈羡色地附应,蛮好勿要还价,还是这里好。
我想,每个人对农庄的价值观不尽相同,当人生价值压过经济价格时,梦想便有了成真的可能。而梦想成真的人生意义,岂是经济价值所能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