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7:家庭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老爷车收藏家的红旗情结
王宇萌
  ◆ 王宇萌

  雒文有是最贫穷的富翁,拥有212辆老爷车,这些老爷车里有的曾是刘少奇、聂荣臻、彭真等人的座驾;有的曾是周总理的保健车;有的曾是基辛格访华带来的车;还有国民政府抗日用车;西哈努克访华用车;美国援助中国政府的抗日美式吉普……但雒文有最钟爱的还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老红旗汽车,因为老红旗从里到外都透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骨气。

  1  汽车梦想与生俱来

  雒文有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汽车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缘分。

  高中刚一毕业,雒文有被安排到县公安局给局长当勤杂员,给局长搞搞卫生、送送文件,工作不累,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个肥缺,但雒文有想当司机的心思一天都没有停过。当时县里总共有3台小车,县委、县政府两台212,公检法有一台吉普。每天,雒文有给局长搞完卫生,干完自己份内事情的前提下,都会主动给开吉普车的那个师傅服务,很早就起来给他擦车、打水,把他的脚踏板用两块抹布擦得干干净净,目的就是为了让师傅能教他开开车,哪怕摸摸方向盘比划比划也成。但是,坚持了将近两年,依然连方向盘都没有摸过,毕竟那个年代,车实在太少,司机只能是凤毛麟角。

  最后父亲看到他实在太喜欢开车,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就把他调到了一个有车的矿山工作,经过了一年的努力,他终于学会了开车:“我那时候才21岁,觉得这么大一个大家伙就在我的掌握下了,停在马路上,有一种特别特别伟大的感觉。”

  24岁那年,颇有经济头脑的雒文有做了当地第一个承包单位汽车搞运输的驾驶员。由于当时长途运输车很少,车全都是集体所有的,集体的车不会加班加点,所以客户经常都要排好几天的队才能排上。雒文有承包汽车后每天起早贪黑地连轴转,很快就“发达起来”。他说:“当时跑运输的生意好做,基本上每月都能赚万元左右。”

  有了钱,雒文有就开始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轿车。当时没有汽车市场,雒文有就托“关系”买了一辆北京军区退下来的前波兰产的华沙牌轿车。车买了,但上牌子却出了问题。雒文有清楚地记得:1980年10月的一天,他到承德地区车辆管理所上牌照,工作人员问他是哪个单位的,购车指标的批文是否带来。当听到雒文有说不是公车是私车时,接待他的工作人员不知如何是好。因为自打建国以来,该地区还没有为私家车上牌照的先例。于是,车管所向河北省交通厅请示。哪知,省厅也不知所措,说需要向国家有关部门请示,让雒文有先等等。不想这一等竟等了近半年,直到1981年3月,省厅才得到肯定性的批复:“先给办理,将来有这种趋势。”就这样,承德车管所在当年4月中旬为雒文有办理了编号为32—70449的私车牌照。

  1990年,有了一定资本积累的雒文有离开承德县,到承德市区开办了一家车辆解体厂。就在成天与旧车打交道的过程中,雒文有对古旧汽车产生了兴趣。他说,古旧汽车虽然没有新车那么有实用价值,但它们不仅记录了汽车工业和汽车品牌的发展轨迹,它还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历史。

  妻子杨益军对丈夫的这种痴迷开始时一直无法理解,直到1998年路易威登老爷车赛,车队到达承德后,杨益军看到丈夫的红旗车在众多老爷车中非常引人注目,许多围观的群众看到车后一直高喊:国产红旗,看看……还有那么多摄影机、照相机频频闪动,她真的感觉到丈夫是在为国争光。“我真的被当时的一刻感染了,这么多年来我不十分理解,那一刻起我才真正理解我丈夫在做什么了。”杨益军说。一年后杨益军毅然卖掉房产,辞掉工作,跟随雒文有迁到承德。现在她已经成为雒文有办的承德老爷车协会的一员,成为雒文有的“私人秘书”。

  2  镇馆宝贝来之不易

  “这款加长老红旗车长10.80米,三开门,冰柜、空调、沙发、电视、电话都有。车内有真皮沙发,实木扶手台上设有半自动烟灰缸、茶杯座和阅读灯的开关。10人左右坐在里面开会没问题。”雒文有说起他最爱的收藏,满脸自豪,“全世界仅有一款,是红旗老爷车中的极品,给我多少钱我都不会卖。”

  2001年秋天,已在老爷车收藏圈里小有名气的雒文有应邀参加长春汽车展。就是在这个车展上,他偶然认识了吉林省国贸集团的总裁黎志华。黎志华说:“听说你收藏了不少的‘大红旗’,不过你要是见到我的一辆大红旗车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果然,当雒文有见到黎志华的大红旗车后,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看到这辆车,我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似乎在做梦一样。”雒文有之所以如此惊喜交加,是因为这是一辆他只在传说中听说过的特制加长大红旗轿车。

  “你提条件,我尽量满足,希望你能成全我。”雒文有告诉黎志华,自己为了寻找这辆车,在过去的11年里,几乎找遍了大半个中国。黎志华也实话相告:“有一位港商,曾经愿意以五辆奔驰600换我的‘大红旗’,我都没有答应。还有一个南方的民营企业家,也曾出价260万元人民币购车,我也没有舍得出手。”既然找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雒文有岂肯放弃。他一趟又一趟地跑到吉林,软磨硬泡。最后,雒文有终于以他的执著和诚心打动了黎志华。2002年3月26日,雒文有将这辆特制大红旗车运抵河北承德老家。

  关于这辆车的“身世”,新华社2002年7月22日是这样报道的:“据长春‘一汽’研究所透露,此车是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亲自指示研究制造的,当时国外看不起中国的汽车工业,毛主席指示‘要造我们自己最长的车’。‘一汽’欣然受命,终于在1976年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加长轿车。但由于毛主席于同年逝世,所以这辆红旗车一直未能面世和使用。”

  老爷车博物馆中有一块特殊区域,写着“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牌匾被挂在由青灰色围墙做成的大门上。墙内两侧整齐地停放着36辆各种版本的红旗轿车,其中摆在中间站台上的曾于上世纪70年代服役,周恩来总理曾多次陪西哈努克、苏加诺等站在其上检阅军队的红旗检阅车,旁边则是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8年生产的第一代东方红轿车。这些车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建国初期的发展历程,被老雒视为无价之宝。

  在寻找红旗车的过程中,雒文有还差点丢了性命。但一段时间以后,他又开始到处打探新的老爷车。他的妻子杨益军说:“对于这样的痴人,我拿他真没办法。”

  3  始终不舍红旗情结

  老雒博物馆的藏品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收藏了全系红旗车,其中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真、叶剑英、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座驾。特别是一辆吉斯115防弹车,通过防弹玻璃上的大锤痕迹和子弹痕,能让70后想象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场景。藏品还包括抗战将领傅作义和“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的坐骑和江青在上世纪60年代乘坐的苏联大海鸥……

  路易·威登国际老爷车拉力赛向来为世界所瞩目。1998年5月,这项赛事更因为要在中国举行而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当时参赛费是5000美元,相当于4万多元人民币。雒文有犯了愁,这笔参赛费他根本付不起。这时,妻子杨益军第一次主动表态支持他参赛:“你现在已经差不多把亲戚朋友的钱借遍了,再去借钱恐怕就很难了。参赛是件好事,我支持你,把我们的房子卖了吧。”最后,雒文有在妻子的支持下把自家90多平米的房子卖了,交了参赛费,用余下的钱买了一套50多平米的二手房。

  当老雒驾驶着红旗车出现在人们面前时,被热情的群众层层围住,人们不时地高喊着:“祖国万岁!”这让老雒深刻感受到红旗车为他带来的自豪感。虽然雒文有的红旗车最终得了第9名,但对这个成绩,雒文有很满意,他感受到了老红旗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在11天跟国际车手的交流中,老雒得知国际上每年甚至每月都会举办老爷车拉力赛或展示活动,外国也有专门的老爷车组织,但是中国在这方面却是一片空白。这次比赛后,老雒决定在中国成立老爷车协会。

  2009年6月8日,老雒位于北京怀柔区扬宋镇的北京老爷车博物馆落成开馆。以前不系领带根本不出门,没事就爱开着车去马路上溜达的老雒,早已不讲究吃穿,而且为了挤出钱来维持日常运营,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博物馆只雇佣了一个讲解员,日常工作全靠他和妻子打理,老雒称此为最低成本运作。“不仅灯光、展台及内部装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就连车辆日常保养、维护也花费甚巨,所以很多车的车况目前都不是很好,但我仍坚持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将所有的车都认真擦洗一遍”,雒文有略带无奈地说。

  与很多成功男人的故事一样,老雒的背后有一个理解他、支持他的好妻子杨益军。老雒惟有在和妻子发生争吵时,才由倔强的公牛变成小绵羊。因为他觉得自己亏欠妻子,为了收藏,杨益军十几年不进百货大楼,不曾买过一件像样的新衣服。老雒在老爷车事业上奋斗了30多年,一直靠低成本运作,购入新的老爷车需要保养维修时,就靠过去的那点家底儿。因为人力物力有限,有时维修保养的质量并不十分理想,比如别人给车花1万元喷漆,他只能花1000元,别人用进口漆,他只能用国产的。

  老雒现在的住处就是两间筒子楼,走进去让人有种家徒四壁的感觉。雒文有说,为了能和这些车在一起。眼下,购买场地的费用还没有付清。老爷车博物馆现在主要是靠每个月万把元的门票收入和将老爷车租给剧组拍戏或厂家做商业活动来维持博物馆的正常运作。即使如此,“曾经有位东北老板开价1.2亿要买走所有的老爷车,我都没有答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国际新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8版:地产资讯
   第B09版:地产资讯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五百强巡礼
   第B12版:公司探营/金融天地 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彩票世界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网上网下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家装专版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2版:广告
中国老爷车收藏家的红旗情结
本期导读
新民晚报家庭周刊B17中国老爷车收藏家的红旗情结 2013-09-06 2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