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36家企业和金融机构领证照
成为自贸试验区首批“居民”
宋宁华
  本报讯 (记者 宋宁华)今天上午,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挂牌仪式后,36家企业和金融机构领到证照,成为入驻自贸试验区的首批“居民”。

  涉及领域“百花齐放”

  此次挂牌的25家企业包括内资、外商独资、内资、中外合资不同性质的企业,项目涉及的领域“百花齐放”。如商贸服务领域有上海盛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金融服务包括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硅谷天堂资产等投资的上海泛亚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部项目中,荷兰世天威在自贸试验区成立了世天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跨境电子商务方面,东方支付、东方网搭上“头班车”,希望借力自贸试验区的进一步拓展创新业务。

  根据国务院批准印发的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将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6大领域扩大开放,进行两到三年的改革试验。其中,加快金融制度创新被认为是最大的亮点。为此,金融机构纷纷“抢滩”自贸试验区,11家金融机构首批获准“安营扎寨”。除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上海银行等国资银行在此开设自贸试验区分行外,外资的花旗银行、星展银行也在这里设立支行,希望分得金融创新的“大礼包”。

  “走出去”并“引进来”

  首批企业中,上海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了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目标“直指”境外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成立的公司主营业务为零部件组装中心,将组装好的产品销往泰国、英国等地。第一步以贸易为主,将来会逐渐“走出去”,打造为海外投融资平台。在自贸试验区,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因为按照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对于设立海外公司、手续复杂,现在实行备案制后,仅1周左右就拿到了备案证书。

  自贸试验区的关键词是“创新”,而不少创新型企业也正是看好创新“红利”,选择入驻这里,掘“第一桶金”。上海运力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是一家航运业创新型企业,在全国率先为集装箱运输提供预售服务,到工商登记时甚至找不到企业类型。“在自贸试验区里,改变原来的审批管理模式,‘宽进严管’,重点打造建立企业的诚信体系,对我们这样的创新型企业非常有利,因为要实现预售交易的重要环节就是企业双方的诚信。”

  同时,他也表示,自贸试验区里外汇自由进出,可以大大节省外汇结算成本,保证国内外货运业务得到拓展,既能“迎进来”,也能“走出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报道
   第A14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报道
   第A15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报道
   第A16版:要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家装专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广告
习近平将访印尼马来西亚 并出席APEC领导人会议
36家企业和金融机构领证照 成为自贸试验区首批“居民”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今挂牌
本报明推自贸试验区特刊
问津
报头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36家企业和金融机构领证照
成为自贸试验区首批“居民”
2013-09-29 2 2013年09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