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同比增长14%
根据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统计,截至今天,沪深股市1947家上市公司已经披露了三季报。这些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总额合计75688亿元,同比增长12%;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总额合计为6314亿元,同比增长14%。
目前披露三季报的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比例为78%,本月最后2天还有500多家公司要披露三季报,而且,其中大部分为工商银行、中国石油等大型蓝筹公司,在上市公司全部业绩中占比相当大,因此,现在还无法确定最终的整体业绩水平。
但是,就目前已经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占整体业绩比重最大的上市银行,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如建设银行前三季报实现净利润1764.82亿元,同比增长11.56%;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116.96亿元,同比增长14.25%。今天披露三季报的光大银行,今年前三季报实现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13.87%;宁波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9.44亿元,同比增长18.27%。
由此,可以预期另外的12家上市银行的业绩应该都可以保持增长,那么,2400多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已成定局,整体净利润预计可以实现10%左右的增长率。
中小公司增速较低
从已经披露的三季报看,不仅蓝筹公司业绩增长,中小公司整体业绩也保持小幅增长。如创业板,目前已经有354家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只有向日葵明天发布三季报,这354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185.54亿元,同比增长4.14%,当然,创业板整体业绩增幅不大。
中小板大部分公司也披露了三季报,截至今天,691家公司披露了三季报,只有10家公司还未披露三季报。这691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748.36亿元,同比增长7%。
应该说,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错,今年前三季度,整体业绩一直保持10%的增长率,而去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是基本持平。如果将上市公司业绩与中国宏观经济对比,可以发现表现是一致的,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显示小幅回升的势头,宏观经济正在逐渐转好,体现到上市公司就是业绩增速高于去年。
不过,整体来看,上市公司现在面临的经营困难还有很多,一个表现就是还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由此拖累整体业绩增幅不高。中小企业困难更多,创业板、中小板公司虽然有些新兴产业公司业绩成长性较高,如电子、网络、传媒等业绩增长率较高,但不少传统产业公司业绩下滑,造成整体业绩增速低于主板公司。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