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小镇青年
孙佳音
  孙佳音

  四岁之前,他在山里跟哥哥们一起放牛。十六岁之前,他没有去过省会,哪怕那个城市在大多数北京上海孩子看来只是“乡下”。二十岁的时候,他忽然决定要去真正的大城市闯荡,背上行李买了站票就一个人跑到深圳。六年之后,他跟朋友合租了一套狭小的二室一厅,每月房租两千,日子不好不坏,每年回家一次。 

  这六年里,他曾经穷到连泡面都吃不起,要去朋友家投宿,却发现来回的路费要十四块,贵过睡一夜网吧十块钱,于是没去;也曾经应聘服务员都碰壁,有老板客套地说留个号码再联系,他只得如实相告,因为没钱充值早已停机;还曾经一年都不给父亲打一个电话,他说当时年少不知道如何才能说服家里,叫他们相信自己会有出息。 

  这样的小镇青年,这样的漂泊生活,散落在我们这座城市的角落里。霓虹和车流中,我们擦肩而过,不曾为他们的故事多停留一刻,因为实在是寻常。两周前,跟这个男孩一起翻山越岭回他的家乡,听他絮絮叨叨回忆单薄的少年时光,只因为他叫张恒远,是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亚军。是的,他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让那些卑微的日子都有了光彩。 

  贵州,凯里,黄平,跟我想象中黔东南的青山绿水不同,沿路所见大多是过度开凿的山壁和几乎干涸的江河,所幸张恒远父母为儿子骄傲的笑容,从眼角漫溢出来,叫人觉得空气都是甜的。只是回想起来,在张恒远当年读书的师范,当几百个小孩将儿子团团围住,张爸爸的表情反而生出一丝惆怅来,我本以为他会满满的都是骄傲。还有,在当地官员轮番要和这个“好声音”亚军喝酒合影的时候,恒远妈妈只是心疼地站在一旁默默地摩挲手指,我想她大概知道,儿子的生活已经就此不同。 

  一个热爱音乐的小镇青年,十年打拼,终于在镁光灯下获得数万亿掌声,这足够鼓舞拥有梦想的年轻人继续勇敢。但故事的另一面,是已经很少有青壮年愿意留守在贫瘠的土地;是年迈的父母很难见到儿女一面,哪怕过年;是距离世俗意义的成功越近,距离父母和故乡可能越远,就好像张恒远,他上一次回家是因为电视台要拍宣传片,也只待了不到一天。 

  想到这里,闪亮的成功也顿生出哀伤来,为小镇和它的青年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刹一刹地方政府的举债冲动
记者节随想
小镇青年
城镇不能“中看不中用”
如此报告
舆论场真有“理中客”?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小镇青年 2013-10-29 2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