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筹公司增幅不差
很多人认为大盘蓝筹公司因为基数较大,业绩难以持续增长,而中小公司成长性更高,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是整体看,往往并非如此。
就说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根据同花顺iFinD金融数据统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15%,其中,大型蓝筹公司业绩增速也不差。比如,沪深300公司,是沪深股市规模最大的300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额合计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这300家公司,从数量上看,只占全部上市公司的10%多一点,但是,净利润总额却要占全部上市公司近九成。正是这些公司业绩不错,才拉动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15%。
再看上海股市规模最大的50家公司——上证50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额为9226亿元,同比增长13.28%。可见,大盘蓝筹公司同样能够业绩较快增长。
中小公司增速并不高
反观中小公司,业绩增速反而不如蓝筹公司,中小板和创业板以中小公司为主,但是,今年前三季度,中小板公司整体业绩增长4.77%、创业板增长5.1%,增速均小于沪深300公司和上证50公司。
当然,创业板、中小板中有不少成长性较高的优秀公司,如创业板中一些新兴产业公司包括电子、网络、游戏、传媒等,业绩增速较高,如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中华谊兄弟净利润同比增长206%,华平股份、佳讯飞鸿、富瑞特装、中青宝等业绩增长率都超过100%,但是,创业板、中小板中还有大量公司业绩同比下降,创业板业绩下降的公司达到159家,占比为45%;中小板有302家公司业绩下降,占比为43%。就是说,接近半数的公司业绩下滑,导致了中小板和创业板整体业绩增速不高。
不会长期价值背离
但是,如果从股价走势看,大盘股和小盘股完全不同。
今年前三季度,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了4.16%和6.6%,更能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分别下跌了4.51%和11.55%,但是,创业板指数今年前三季度上涨了91.62%,中小板指数上涨了23.55%。
很显然,大盘股和小盘股的股价表现完全是冰火两重天。从每股收益看,实际上金融股并不比小盘股低,如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每股收益2.95元、招商银行1.83元、兴业银行1.74元、平安银行1.43元,而创业板中,每股收益超过1元的不过是5家公司,三六五网、富瑞特装、汤臣倍健、三诺生物、汇川技术分别为1.75元、1.23元、1.08元、1.07元、1.04元。
但是股价却是一个天、一个地,截至本周三收盘,三六五网、富瑞特装、汤臣倍健、三诺生物、汇川技术分别报收80.5元、74.7元、67.95元、58.3元、56.5元,而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的股价只有37.39元、10.91元、12.15元、14.4元。
这种几倍的差距显然是不合理,10月份以来创业板大幅回调,就是一种矫枉过正的纠偏,而10月份以来,银行股表现较强,平安银行、兴业银行都小幅上涨,因此,经过持续3个季度的主题投资炒作,市场有回归低市盈率股票的迹象。如16家银行股,尽管三季报显示资产质量在下降,几乎所有银行今年以来不良贷款率都在上升,而拨备覆盖率则在下降,但是,毕竟目前银行股市盈率只有5倍左右,半数银行股跌破净资产,价值显著低估。
因此,这些低市盈率的蓝筹股未来是值得关注的,大盘股和小盘股价值不可能长期背离。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