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指数则直接退守至60天均线处波动,在本周二的宽幅震荡中,一度抵达89天均线,收出了与6月25日相似的长影线,但随后再度回吐,重心仍在下移的过程中。就短期而言,处于偏弱的格局,未来仍有反复波动。
从表面上看,指数虽有波动但跌幅有限,但从个股的表现来看,有些品种回吐的幅度却相当巨大,特别是前期走强的沪市自贸区概念股和TMT板块。另有些品种,原先是准备反弹的,但一看大势已去,就直接止盈或止损反手做空,跌势迅猛。但今年的行情就是呈现结构性的特征,即使在这种恶劣的短线环境下,也没有阻挡机构建仓的脚步。前期一些滞涨的绩优成长品种,以及一部分高分红预期的个股,却形成了相反的走势,底部抬高渐次走强。
令人意外的是,在观望了两周后,央行在10月29日再度重启130亿元逆回购,同时在10月31日继续进行160亿元的逆回购,虽然利率有所上调,但也反映出在月底央行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一点超出市场预期。
上周末证监会例行会议中提及,未来就优先股将征求市场意见。实际上,优先股已“破冰”从场外市场起步,并做出一个很好的方案尝试:10月中旬温州的场外市场挂牌企业浙江朗诗德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举行优先股发行路演,计划推出不少于企业总股本25%的优先股股份。此次发行的优先股在收益上,投资者除了能获得每年10%的固定收益外,还可以在公司利润提升时享受与普通股东相同待遇的分红。据了解,此次优先股发行采取非公开方式。
这个方案有望实现共赢:一旦未来所有优先股拥有较好的固定收益再加同样的分红待遇的话,将会走红被抢购。很多机构都会愿意认购优先股,这将吸引大量的原先认购信托和理财资金回购股市,也会吸引银行存款回流股市。企业也拿到了钱,二级市场也不会有限售股解禁之苦。
如果这样的优先股方案能在新股发行中同步推出,未来市场将会迎来超级大牛市。而现在市场大部分预期,已经演绎到可能会先在存量股票中试行,故近期一些高分红的品种开始走牛,如银行、电力等等。但这些权重股的反复试盘,似乎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进一步认可,也开始转向反复。
就未来而言,可以关注优先股方案的设计方向。故政策面将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对象。另外,由于三季报已全部公布,所以在震荡的过程中,不妨逢低建仓一些质优价廉的品种。但对于前期累积升幅过大的品种,仍应逢反抽减仓,下移持仓比重。
东方证券 潘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