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遇到一位老友,竭力鼓动我玩微信,讲微信趣味无穷,内涵海量,能联系天南海北、勾起诸多联系,还不用付费,不玩白不玩,并不由分说在我手机上下载了“两张面膜”微信标识,说你以后尽情玩吧!
开始时,我图微信能免费发信息、隔空语音,又有图片、音乐,在朋友圈里传播各类资讯,增添知识和乐趣,于是乎捆绑手机通讯录,忙不迭和同事亲戚互加好友,然后OK,好像彼此牵上了线,每天在微信里觅道对方行踪或心语,有空回复一下,感觉不管距离多远,彼此就在面前。
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那些励志、养心、人生智慧的段子,无数动人的故事,各式各样的知识,仿佛有种无穷的正能量,又似很多贴心的高人指点,引得我从此开始不时地浏览、感悟、赞叹其中,见到绝妙的、益智的、怡情的,便情不自禁地叫绝、转发、评论。
作为一名忠实的微信读者,读到精彩处,加一个“赞”字,算是阅读的回复,朋友圈里几位铁杆,热衷和我分享他们的体会、每日发布内容,或谈阅读体会、或摘录心仪文章,或把旅游照片、品尝的美味、各地风情和动人情景,一一拍下发我,隔着时空,仿佛见到朋友温暖的笑容,感受共鸣的文字,我立刻按动拇指,转发更多朋友,分享这份发自内心的认同,一种不由自主的参与。
现在微信里转发的,多是心灵鸡汤和人生智慧的段子,也有对世俗的抨击、现实生活的评点,在虚拟的空间里,流露更多的纯真与善良、好恶与爱憎:比如7月高温天,游客在西湖洗脚、国人在卢浮宫水池戏水,被朋友微信曝光,斥之“阿世臭”;遇到街头儿童走失,老人碰到车祸,成为朋友微信急转的讯息,流淌出一股浓浓的人文关怀与焦急;而微信中最多的,是大量有关生活呵护、健康提醒内容,哪些是预防疾病的良方,那些是美容养生的食品;还有无数的做人道理、文化知识、习惯养成、旅游贴士……微信的世界,不仅是一个阅读平台、信息海洋,更像是一个沟通的桥梁,每时每刻连接亲朋好友的牵挂,成为即时的精神纽带、我无时不在的知心话朋友,那么远又那么近。比如遥远的边陲,突然传来一个刚退休的老同学微信,问我听过一个段子吗?“荣誉的最高境界:你已远离江湖,江湖还有你的传说。生命的最高境界:哭着来,笑着走”。我迅速回复他一段赞同评论!料想这句话和我的评赞,一定会有人在背后默默注视和关注关切,温暖更多人的心田。
我把精彩的微信内容,择优复制在手机备忘录中:品茶的26个术语、人生的21个最难、中国寺庙绝联、唐诗宋词妙语、完整的《弟子规》、申城吃货宝典、实用电话大全等200多条,全都成了我生活的指导、时时温习的样板,以及激励人生的诤言经典。
在微信的滋养下,我和朋友连接的心,好像更近更紧密,而且人都变得格外开朗、睿智、幽默、乐观和更加“放下”了。
感谢老友那句“现在不玩更待何时”的鼓动,如今“两张面膜”图案标识的微信,成为我每天悠闲生活早晚阅读的必须,连接人际关系最温暖的载体,因为这里每天可看到朋友的行踪,分享内心感受和持续温暖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