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就是要“立”制度
针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杨伟民介绍,生态文明很多制度都没建立,《决定》就是要“立”制度,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改革方向。
对此,武警上海总队九支队政委吴方泽颇有同感:“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空前发展。但我们的环境恶化程度也触目惊心。沙尘暴、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决定》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决定。”
“《决定》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对这样的改革,我们举双手拥护。”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老师张巍认为,目前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
特别关注“创新社会治理”
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总干事张平对杨伟民解读的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内容特别关注,她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强调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社会组织的管理者,我觉得此次三中全会传递出的精神令人振奋。这为社会多元主体积极有序参与社会建设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提供了创新城乡社会组织治理的良好氛围。”
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田熊说,《决定》中的每一条都和妇女儿童有联系。妇女儿童的发展就是要融入大局中,得到更自由、更全面的发展。“35年前我们都还小,但现在我们又看到了新一轮的改革动作,力度之大超出想象,如何以人为本落实是关键。”
20分钟的互动会意犹未尽
报告会后,杨伟民与上海的干部群众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交流,20分钟的互动会显得意犹未尽。怎样才能不把科研成果锁在保险箱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是扩大开放,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探索新路径?互动的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
今年已经76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浦东新区上钢街道阳光讲师团成员陈泽说,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养老、房改、医改等领域,也就是《决定》中的第四十二到四十六条论述,盼望改革的新政能够更多更全面地惠及老百姓,让百姓真正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改革,描绘了新蓝图,指引我们向新的目标奋进。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