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艾滋病蔓延趋势不容乐观
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已在全世界流行蔓延,夺去了2500多万人的生命。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感染人数逐渐上升。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止至2011年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病人78万。
从1985年-2010年全国历年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的变化趋势分析来看,经性传播的比例逐年上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晚期病人死亡增加,艾滋病流行对中国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逐渐显现。
世卫呼吁更早启动艾滋病治疗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艾滋病毒治疗指南建议更早开始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最新证据表明,及早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助于帮助艾滋病毒感染者活得更长久、更健康,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将艾滋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的风险。从现在到2025年,更早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一做法将再避免300万人死亡,并且预防350万例新发艾滋病毒感染。这一新建议来自世卫组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合并指南》。新数据显示,2012年底,全世界共有970万人使用这些救命药物。
树立正确生殖健康观念尤为重要
面对如今艾滋病传播发展严峻、民众对于生殖健康知识了解甚少的局面,广大生殖健康医务工作者以及广大群众都应共同携起手来,通过一系列的超前预见,及时的护理干预,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减少艾滋病和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选择流动人口经常出没的地点,如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场所,在不影响客运组织工作的前提下,在各类公共场所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牌或使用电子显示牌进行宣传并定期更换内容,同时可以结合一些其他宣传内容如公共卫生、卫生防疫、改变陋习等法律法规。专业的生殖健康医务工作人员或受过培训的医学工作者也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等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活动,使民众多了解相关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 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