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盲童天籁合唱、聋人舞蹈带来的感动,将台历翻到2013年最后一页。上海残疾人事业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下,在市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的共同推动下,不断取得新成绩。岁末年初,盘点2013年残疾人“点亮梦想”关键词,展望2014年梦想蓝图,更增喜悦。
关键词一
实事项目
昨日,重症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小莫家里来了几位她翘首企盼的客人,他们带来的一份厚礼——定制轮椅,更让小莫夫妇欣喜不已。小莫爱人说:“以前小莫不能坐普通轮椅,外出只能靠我抱上抱下,现在有了适合她特殊体型的定制轮椅,我松了口气,她也能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了!”
小莫的渐进型肌营养不良症从2006年开始加重,脊柱弯曲成C形,看上去像是个腹部凸起的孕妇,因此,没办法坐进普通轮椅。今年,为1万名残疾人补贴适配个性化辅具纳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前不久的组合适配上门评估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小莫的特殊情况,与厂家联系改装轮椅,加装腰垫,填补弯曲脊柱与椅背空隙,再提升头部支撑垫,让小莫前弯的上半身得到稳固支撑。
为1万名残疾人适配个性化辅具已是连续第二年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万余名残疾人适配辅具。其中,59岁的老沈和26岁的小姜分别以一人累计配发17件生活类辅具和各类辅具总价值3.4万元,分别成为全市配发辅具数量和金额最高的个人。2014年,残疾人个性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有望继续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同时,项目内涵也将得到进一步丰富。
关键词二
就业突破
市残疾人劳服中心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残疾人总体就业率虽然不断升高,但就业结构不尽合理,仅2.79%的调查对象就业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长久以来,业内人士一直呼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能加大安置力度,为其他行业作出表率。
记者近期获悉喜讯,上海市级机关将从明年试行残疾人公务员特殊职位招录和选调,目前正酝酿在2014年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向残疾考生敞开一扇门。今后,上海每年都将推出一定数量的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岗位招录残疾人。业内人士认为,这扇门的打开,意味着上海的残疾人就业政策日臻成熟和人性化。
上海的残疾人就业工作在许多方面取得进展。上周三,2013年上海市举行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表彰会,本届竞赛首次被列为市级二类竞赛,七成参赛者在获得优异名次的同时,还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今后求职增加了分量。令人欣喜的是,在各单项的第一名中,出现不少年轻的新面孔,一些曾连续多年蝉联全市冠军的选手被“挑落马下”,显示出残疾人人才辈出,后备力量充足。
今年,各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部门都摸索开展了许多新的培训项目,例如市劳服中心开展的钟表维修、汽车维修、盲人速录师以及长宁、浦东等区开展的低视力残疾人艾灸理疗、智力残疾人微水洗车等项目。明年,还将开设电子商务居家就业等新兴培训项目,着力提升残疾人就业层次,拓宽就业渠道。
关键词三
终身教育
50岁的松江叶榭镇残疾人孙秀宝与儿媳先后报名就读上海开放大学,婆媳俩成为校友,被评为上海开放大学2013年度百佳学习型家庭。在上海开放大学,像孙秀宝婆媳这样一家人一起求学的残疾人并不少见,他们对知识孜孜以求的态度打动了许多老师和同学,在采访中,“残疾学生比健全学生更刻苦”是老师们一致的评价。
自从2011年3月上海开放大学为残疾人首次开设学历教育班以来,已有约1600名残疾人参加大专和本科学习,今年9月,首届154名残疾人学员顺利毕业。
一把年纪的残疾人走进大学,正儿八经接受两年半的学历教育,这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从交通、经济等方面保证残疾人学员无后顾之忧,市残联出台政策,对符合条件者给予3600元至13500不等的学费补贴,各区县残联也提供安排车辆、发放补贴等配套服务。上海开放大学动足脑筋,例如进行校园设施无障碍改造,把午餐从食堂送到教室,编印适应盲人的语音教材、大字教材,捐赠电脑,设置适合各区县经济发展特点的个性化课程等。
在给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补课”的同时,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空白点也不断填补。近两年来,在全国历次普查中,上海未入学适龄残疾少儿的数量均处于最末,这体现了上海在残疾人教育方面的全覆盖。
关键词四
文化繁荣
今天的上海市残疾人文体展演,主要展示上海代表队在今年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的获奖节目。12个参赛节目全部获奖,是近年来上海残疾人文化艺术在这项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更是探索“业余团体,专业管理”道路的重要突破。
上海的残疾人文化艺术发展得到社会各界支持,专业团体纷纷倾注心血。2011年起,市残联与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合作,开设文化艺术培训班,采取送教上门形式,在特殊学校开设化妆、语言、表演等艺术类课程。残疾人业余艺术团队在专业艺术院校管理、培训中,不仅拓展了交流展示平台,更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文化艺术的关注和支持,残疾人文化艺术真正成为展示上海残疾人事业的一张“名片”。
上海率先在全国推出“无障碍电影”,今年又取得在9个区的10家商业影院放映无障碍电影专场的新突破。2014年,无障碍影院将在全市铺开,并打造一家示范厅,让更多热心人士参与公益事业。上周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也写入“在有条件的影剧院开设无障碍电影专场,举办无障碍电影日活动”等内容,促进无障碍电影的常态化发展。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