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9:美丽志愿者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人带去温暖和希望幸福并快乐
房浩
新民图表 贺信 制图
  本报记者  房浩

  严洪

  传播减灾防灾理念

  通过十多年减灾防灾综合研究,2009年,严洪正式注册成立了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全职投入城市安全运行及综合减灾防灾的公益事业。四年多来,严洪带领国家4级消防管理资质的核心团队不断创新,从“安全体验营”、“彩虹自护课堂”到“防震、消防、民防、反恐等各类大型综合演练”,再到“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十二五重大项目“社区风险评估”,严洪紧锣密鼓开展各类安全教育、综合演练、风险评估600余场,直接受益人群已逾8万,观摩、体验的群众更是不计其数。

  2012年,严洪带领音速团队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方广播电台、东方卫视、星尚频道开展合作,录制火灾逃生、地震避险、车辆安全、水险自救等10大专辑节目,“珍爱生命、杜绝野泳”15个公益微视频以及“大爱东方——城市英雄梦”纪实节目,充分整合多媒体资源,传播减灾防灾理念,发挥青年榜样力量。

  周美芳

  竭力倡导文明游园

  周美芳是上海曲水园志愿服务队的队长,虽然年过古稀,但她却乐此不疲地奋战在志愿工作的第一线,为倡导文明游园呕心沥血。

  她爱岗敬业,身先士卒,今年夏天申城高温肆虐,她劝同伴多休息,自己却每天入园值勤;她既坚持原则,又注重工作方法,在景点清籁山房旁,围坐在石桌旁的游客乱丢烟蒂已成习惯,周美芳多次劝说,收效甚微,后来她一看到游客抽烟,就笑盈盈地递上烟灰缸,重复多次后,这些游客再不乱丢烟蒂;她关爱游客,乐于助人,每当遇到老人摔倒在地,总是主动上前搀扶,甚至将对方护送回家。

  周美芳说,八年前自己刚开始做志愿者时,以为只要做做好事,帮帮身边的人就可以,但她现在发现,要做好志愿者工作,需要的是一份责任心和爱心。“我能坚持这么久,不是源于这份工作让我得到了多少好处,只因我想让更多人得到帮助和关怀。”

  方明

  走上街头答疑解惑

  在市社保中心黄浦分中心,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充满活力,乐于奉献,他们每月一次走上街头,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为市民答疑解惑,帮助老百姓在社保方面获得最大的利益。

  2008年,方明从前辈手中接过这一份传承与责任,成为了这支志愿服务队新一任的队长。在这之后的5年里,每月的20日,他都会带领队员们准时出现在南京路上,为来访的市民做好社保政策的解答和宣传工作。2011年城镇居民保险政策出台后,他们就指引了不少原先没有任何养老金的上海市民前去街道申请享受养老待遇。即使有一些咨询对象出其不意询问社保业务外的事宜,他们也会竭尽所能提供帮助。有一次,一位阿姨拿着一份老年报来到摊位前,希望志愿者能告知报上登的红娘工作室的电话,为了不使老人失望,他们立刻用手机上网为她查询了相关信息。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方明和同伴们也收获了快乐。

  陆长根

  指导患者科学抗癌

  67岁的陆长根是金山区癌症康复俱乐部的会长,近二十年来,他始终坚持“爱心相助、群体抗癌”的理念,为癌症患者的康复尽心尽力,许多癌症患者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渐渐从悲观、消沉和绝望中解脱出来,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命运抗争。

  每年元旦,陆长根都会组织一批批“爱心志愿者”到病房开展“新年送阳光活动”,将一支鲜花,一张贺卡,一声问候献给新病友,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指导患者科学抗癌,竖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考虑到许多病友前往市区求医,路途遥远,他便积极联系专家教授到俱乐部开讲座,构筑起医患之间的友谊桥梁;他重视临终关怀,十几年里送别了近二百位病友,其中大部分人在临终前,都有他陪伴左右。

  有时他也会自嘲,这份工作就是个赔时间、赔精力、赔钞票的“三赔”活儿,但他从未后悔过,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工作,比给人带去温暖和希望更幸福了。

  许国屏

  编写教材普及民乐

  许国屏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著名的笛子演奏家,除了精湛的表演,他一生牢记剧院创始人宋庆龄的教诲,“要用优美的音乐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始终坚守在保护、普及民族音乐的第一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国屏担忧民乐后继无人,便主动编写教材,深入学校,义务教授学生吹笛;后来,她又跋山涉水,五次前往革命老区大别山,三次远赴内蒙古、海南等地,普及民族音乐,有人计算,他前后的行程加起来有20多万公里,这一“拯救中国民乐”的行动,后来被媒体称为“音乐长征”;退休后,许国屏没有停止传承民乐的步伐,他在小区里创立了第一个老妈妈“童心”笛子队,带领普通人一起感受笛声的悠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0多年来,许国屏已先后培训音乐教师2万余名,通过他们的再传播,约有500万名孩子因此接触了民族音乐,受益终身。“记着一句话、拿着一根笛、骑着一辆车、带着一个创新的脑子。”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许国屏如此总结自己的一生。

  朱幼松

  潜心研制捕鼠神器

  朱幼松所在的长风一村多年来鼠患成灾,居民们叫苦不迭,为了帮助大家摆脱这一困扰,曾做过手工活的朱师傅苦思冥想,潜心钻研如何有效捕鼠。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他终于用木料和玻璃箱研制出一种独特的灭鼠盒,投放到小区各个角落试用,竟先后抓获两百多只老鼠,堪称灭鼠“神器”。居民们喜出望外,纷纷上门拜托朱师傅多做几个,他也从不推辞,加班加点赶制完成,免费送给有需要的朋友。

  目前,老朱已经研制出“第三代”捕鼠装置,正准备在小区里推广,他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小区的环境卫生贡献一份薄力。

  周源

  关爱残疾家庭子女

  周源是上海理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他在2010年成为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的志愿者,三年多来,他为残疾人家庭的孩子送去关爱和温暖,即使现在已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可他依然心系“兴家”,把志愿服务进行到底。

  2010年9月,还在读大二的周源加入“兴家”大家庭,担任《兴家简讯》的执行主编,通过和受助学生深入交流,写就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2011年,他接下“兴家”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一职,并招募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为残疾人家庭的孩子进行课业辅导;2012年,他更进一步,成为“兴家”的教务副主任,准备材料、联系受助家庭、为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几乎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张更大

  打捞垃圾呵护河道

  张更大今年72岁,自1996年退休后,他便毅然扛起了由已故环保卫士王显明老人创立的“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队的旗帜。十多年来,他风雨无阻,每日坚守在黄浦江吴泾公园段,义务打捞江中垃圾,用实际行动呵护着这条上海人的母亲河。

  2009年元宵节,当所有人都合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时,张更大照例来到江边捞垃圾,不料走路时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一根手指被狠狠划破,甚至露出了骨头,但“硬气”的老人只是到医院简单包扎了一下,又回到了黄浦江边。

  在他的精神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了保护母亲河的队伍,为了能让黄浦江的水更清,所有人都竭尽所能,默默付出,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志愿者之歌。

  李立庆

  5年捐款30万元

  他生活在大都市,心中却时刻牵挂着大山深处的孩子。2008年,就职于青浦工业园区的李立庆参加了园区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开展的“一对一”志愿帮扶活动,每年资助大山里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两年后,满腔热情的他从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变成了志愿活动的负责人。2012年,他号召团队成员为元阳县黄茅岭学校捐助1万元,用于翻修年久失修的水池水箱,改善学校师生饮水困难;2013年,他联系了绿春县大水沟小学作为新增资助对象,并组织带领队员们自费前往学校看望孩子,将一只只书包、一本本《爱心手册》和一封封鼓励信送到孩子手里。截至目前,李立庆所领导的团队已先后资助贫困学生153人,捐助款达30万元。

  朱常青

  筹款帮助特殊群体

  身为上海市助残工作委员会MDACHINA网站的志愿者,朱常青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渐冻人。为了帮助那些坐在轮椅上的患者勇斗病魔,他设立了“常青基金”,为渐冻人募集钱款;他定期组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患者送教上门、送康复上门、送护理指导上门;每年6月21日是世界“渐冻人”日,他牵头组织纪念活动,并带领患者走出家门,展示自己的才艺;2010年下半年,他策划举办的首届“假如我能行走三天”——青少年“渐冻人”迎世博励志夏令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关爱渐冻人的队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A33版:广告
   第A34版:广告
   第A35版:广告
   第A36版:市场之窗
   第A3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38版:美丽志愿者特别报道
   第A39版:美丽志愿者特别报道
   第A40版:冬令特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聚焦/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市楼民新/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市楼民新/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给人带去温暖和希望幸福并快乐
新民晚报美丽志愿者特别报道A39给人带去温暖和希望幸福并快乐 2013-12-12 2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