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七集各有主题
据了解,“舌尖2”第二季延续了前作的“血脉”,同样分为7集,同样每一集都用50分钟阐述一个主题:包括“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和“三餐”。其中,《时节》通过捕捉节令美食,展现传统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以及对气候变幻的敏锐感知。《脚步》关注“路菜”,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心传》再次面向民间,寻找那些手艺上无比神秘、繁复,以家族或师徒承载传承与流变传统的美味。《家常》走进一户户平凡人家,与他们一同品味日常生活中的煎炒烹煮,了解最平实质朴的生活期许与处世之道。《秘境》深入山野、森林、草原、荒漠与河流,聚焦于隐秘于人们视线之外的鲜活民间美食,以及这些独特食物背后的多样生活。《三餐》则对准最为传统的饮食习惯,细品中国人餐桌上的一粥一饭。
继续要讲“人和食物”
虽然还没有开始剪辑,但从策划到撰稿,从拍摄到即将铺开的后期制作,总导演陈晓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真正延续前一季的要义在于,“继续探讨中国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为窗口,读懂中国——通过美食,使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尽管有人质疑前作摆拍过多,略略缺乏“纪录片”的厚重感,但陈晓卿坚持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他和他的团队就是想用这样一部美食的纪录片来梳理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
陈晓卿说:“我们将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描绘、感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与故土难离。”虽然还未成片,但相信人们收获、保存、烹饪、生产美食,并在其过程中留存和传承食物所承载的味觉记忆、饮食习俗、文化样态与家常情感,仍会是“舌尖2”的重头戏。
美食主题无穷无尽
陈晓卿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相比第一季,第二季的《舌尖》将会更注重广泛性:“比如在第一季中涉及较少的山东、河南、宁夏等地的美食,会在第二季中登场;此外,透过美食展现中国社会的迅疾发展、展现日渐急促的生活节奏,在第一季中仍有缺憾,在第二季中会尽量做到最好。”据他微博透露,中国传统泡菜、辽宁盘锦蒲笋、台湾东海岸旗鱼等美食的故事在《舌尖2》中都会展开讲述。“那拍完了这一季,还会有下一季么?”当记者担心内容饱满,以后没料可下锅,陈导相当自信地表示“这个主题是可以无穷无尽做下去的”。甚至他悄悄透露说:“第三季的构思已经在我脑子里了,明年,最晚后年肯定会上马。”这一回答无疑让“舌尖”的粉丝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陈晓卿笑呵呵地说,“还得把第二季先做好,叫观众有兴趣看第三季才是。”
本报记者 孙佳音 陶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