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近日顺利完成了今年的电网改造任务,上海城市电网又迈出了保障安全供电的坚实一步。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上海电网在急速扩展的同时,也因为地域面积紧张、早期城市规划性欠佳等因素,遗留了相当的110千伏变电站两路进线均来自同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的隐患。
为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强化配网建设,上海市电力公司以“现在早做点,后面方便多”的决心,在今年“迎峰度夏”工作仍如火如荼之际,决定全力实施上海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改造工程。自8月下旬工程开始逐渐展开,短短三个多月共计完成11串110千伏“串供”线路的电源改造任务,涉及12个区、220千伏变电站22座、110千伏变电站25座,新建、改建排管90.3公里,新建、改建工井162座,敷设110千伏电缆200.44公里,安装110千伏电缆接头441套。
组织有效
合理安排优化质量管控
为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防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风险,各属地供电公司、检修公司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优化质量管控,加强部门间相互协作,及时沟通协调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在施工前期,属地供电公司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开展沟通、加快办理各类证照。在工程计划的编排过程中,尽量缩短设备停电时间,减少对用户的影响。同时积极上门与相关重要用户开展沟通,详细介绍施工后的供电可靠性将大大提升,获取了用户的大力支持。施工期间,从设计规划、协调沟通、到组织落实,完整的工作流程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了项目开工、实施、投运等各时间节点的顺利完成。
承担着110千伏电缆运行维护的检修公司,在施工前期做好各项准备。设备运行人员全程跟踪工程实施进度,收集运行所需资料,熟悉电缆路径,沿线排摸施工工地,及时设置警示牌等。同时加强设备试验检测力度,包括可燃性气体监测、电缆护层绝缘交接试验等,确保设备合格。在验收前,检修公司在原有运行规程的基础上,对现有验收文件进行了梳理,重新修订验收标准,规范电缆验收工作。验收期间,对所辖区域电缆施工工地进行不定期质量巡检,尤其加强对绝缘界面处理、铝包搪铅、接头区弧形弯等工艺关键点的检查验收,确保电缆验收的专业深度。
文明施工
惠民工程确保绝不扰民
为了降低施工对沿线居民和单位的影响,属地供电公司、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夕召集施工沿线的派出所、居委会、相关单位等部门召开文明施工咨询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征询反馈居民、单位等的意见,对于一些施工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纠正。
在部分施工区域,由于人流量、车流量较大,排管与电缆敷设采取夜间施工方式,并采用低噪音、环保型的机械设备,把噪音降低到最小限度。夜晚22点以后全部采用人工开挖,在次日早上5:00以前完成钢板的铺设,以便恢复交通。现场施工实行围栏封闭式施工,所有材料、土方进出均安排在夜间及节假日,既避免影响正常交通,同时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给施工人员进出带来的安全隐患。涉及轨道交通变电站的施工也安排在深夜轨交停运之后,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不影响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及时修复排水管、窨井,确保排水畅通;在出入水口铺设临时便道,确保市民和车辆通行,各项措施得到了周边居民的广泛认可。
顺利投运
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9月28日,市北电网110千伏白玉中山电源完善工程第一回路玉隆1C045线路完成割接充电,9月29日成功送电,成为公司110千伏电网改造工程中第一条竣工送电的线路。工程竣工后,“西郊站-中山站-白玉站-余姚站-万航站”实现手拉手接线模式,110千伏中山站、白玉站、余姚站、11号线隆德站同时具备两个不同方向的电源进线,该地区供电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下阶段,电力公司将全面启动57项35千伏、128项10千伏电源完善工程,确保明年“迎峰度夏”前投运,彻底消除电网结构性安全隐患,不断提升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安全供电水平,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