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的是,我在今年七月下旬来的时候,得知洛克·外滩源与《文景Lens》杂志联合举办了一场以“当建筑遇到……”为主题,历时两个多月的随手拍系列活动,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活动吸引专业摄影师、单反发烧友、摄影爱好者以及普罗大众都来到这里,在一睹百年艺术建筑风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ROCKBUND现在所散发的全新魅力。这个活动正合我意,我可以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建筑群,更好地发掘属于自己家居的独特魅力,若能再中个奖就是双喜临门啦。
果然如我所想,在不断地前来,不断地拍照,再回家查阅资料,再上网看这个活动的进展等点滴的过程中,我对这些建筑群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产生了微妙的情感。光陆大楼原为光陆大戏院,属于时髦风格法式建筑,顶部和四周墙壁都塑有花纹图案和浮雕,尤其在顶部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小塔楼。兰心大楼的名称则来源于兰心大戏院,它是西上海最早的近代西洋风格的剧院建筑。整幢大楼为折衷主义风格,局部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外墙立面用褐色面砖和白石贴面,简洁华丽。横线条韵味十足,顶部挑出阳台爱奥尼式柱,窗楣上置三角形山墙花装饰。顶层塔楼三面饰弧拱券、中间券心嵌销石。这些都可以成为我新家墙面以及屋顶装饰的素材。
圆明园公寓整个表现出典型的安妮女王复兴风格,即砖墙、砖雕、使用白色的粉刷和砖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室内装潢奢华。而安培洋行的内部有着花饰精美的楼梯、栏杆和扶手。协进大楼的主入口大厅楼梯间具有时代特征,楼梯为铸铁制,木门玻璃划分极具特色。这些正好成为我家客厅与楼梯的装修参考。至于上海外滩美术馆所在的亚洲文会大楼具有中国民族复兴意味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女青年会大楼则既有着现代建筑的体型轮廓,又具有中国建筑特色,装饰纹样非常丰富。它们便是我书房中西融合设计的最佳范本了。
不知不觉中随手拍系列活动就这样结束了,因为投稿并入选的原因,我也十分有幸地于上周三在协进大楼参加了这一活动的收官沙龙。参赛作品被布置在沙龙现场,向大家展示着建筑遇到不同人、不同行业时所产生的奇妙化学作用,随着邀请的嘉宾和参与者之间对话交流的结束,这一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而我们全家幸福生活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小美 文
博客http://blog.sina.com.cn/judy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