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46岁的中国富商郝琳和12岁的儿子在法国波尔多乘直升机考察新买的大河酒庄时,飞机坠毁,郝琳生死未卜,其子遇难。
震惊之余,记者发现,去波尔多买酒庄的中国人为数不少。欧洲最大华文报纸《欧洲时报》常驻法国记者黄冠杰介绍,波尔多上万个酒庄中,60多个庄主来自中国。
波尔多,法国著名葡萄酒产区,究竟有什么魔力,吸引众多中国富豪去买酒庄?
投资酒庄回报率高吗?
“最近一年,法国进口葡萄酒卖不动,半年多没进货了。”从事多年葡萄酒进口生意的成勇(化名)坦言,生意惨淡。“一是因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高档红酒销量骤减;二是此前红酒市场被炒得太热,泡沫过多,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
进口红酒生意不好做,还去国外投资酒庄,回报率高吗?
“有人认为花几百万欧元,能在欧洲买座古堡,还附带酒窖和葡萄园,太划算了。在北京,同样价钱只能买一套别墅。”黄冠杰提醒说,事实上,买酒庄的回报率和房地产不是一码事。
“后续经营投入大,资金回笼周期长,买小酒庄至少10年收回成本,名庄要50年以上。”黄冠杰举例说,橡木桶平均3年换一次,单个成本约800欧元。一个年产7万瓶葡萄酒的小酒庄,一般有200多个桶,仅更换橡木桶就要一次性投入100多万元人民币。“人力成本也很高,法国一个酒庄职员月薪约1500欧元,加上税和福利,老板实际要付3000欧元左右,以10个员工计算,一年的人工开支又是近300万元。”
关于买酒庄的投资回报,国际葡萄酒评委、独立酒评人吴书仙如此总结:“爷爷投资,儿子回本,孙子才能挣钱。”
钱不好赚为啥还要买?
财商颇高的富豪们之所以肯花大价钱买下万里之外的酒庄,主要出于几方面考虑。
● 追求无形资产 中国投资者选酒庄的重要条件,是带古老优雅的城堡,可用于接待国内领导和客户。黄冠杰前天在法国采访了郝琳的妻子刘湘云。“当初选择大河酒庄,最吸引他们的就是山坡上建于16世纪的美丽古堡。”
“把酒庄设计成私密独特的高级会所,是许多中国商人的选择。”红酒销售经验丰富的西班牙欧华传媒集团总经理陈纲宇说,“既能招待贵宾,又提升主人形象和品位,还可承担会议接待、公司年会、员工培训、俱乐部活动等;不但省了额外的场地费,还显得高档别致。”
● 开发综合旅游 黄冠杰介绍,郝琳夫妇对酒庄的未来规划很清晰,包括建度假村,结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红酒文化,打造品茶品酒中心等。“许多中国投资者都会在酒庄内建酒店、球场、度假村等,除接待贵宾,还可对外营业,发展旅游。”
● 暗箱操作 最恶劣的是“国货贴牌”和“劣质灌装”。前者买下酒庄后,为国产酒贴法国标签,号称“波尔多名酒”,身价暴涨百倍;后者廉价收购其他酒庄弃用的劣质原浆,勾兑灌装,卖出高价。如此违规投机者很少,更多的做法是将法国酒庄原产红酒卖到国内,漫天开价。“成本价不到10元人民币的法国葡萄酒,中国卖200元算便宜的,开价上千元的也有。”黄冠杰说。
什么样的酒庄最抢手?
“波尔多有上万个酒庄。”黄冠杰说,中国人买的,多为低端小酒庄,价格在200万至300万欧元之间,“都是没级别的。”他介绍,波尔多葡萄酒评级历史约150年,分五个等级,凡列级者均为名庄,共五六十家,其他绝大多数酒庄的红酒,品质一般。
波尔多葡萄酒有名,是因为出产拉菲等几大名酒。“名庄和小酒庄,天差地别。”黄冠杰说,“列级酒庄的酒也分几十个等级,贵的一瓶在法国要卖上千欧元;一些小酒庄的酒,只需1欧元。”
列级酒庄距离中国商人遥不可及,一般要上亿欧元,且有价无市,“不会卖给外国投资者。此次坠机事故涉及的大河酒庄,成交价超过3000万欧元,很可能是中国投资者买过最贵的酒庄。”黄冠杰透露,多数小酒庄因为陷入了困境才愿意出售。年轻酒庄主不愿接替父辈事业,经营不善,面临生存危机。
小酒庄中,“明星脸”最抢手,它们的名字与名庄相似。比如大连一家企业购买的酒庄,名字中有“拉菲”,但比列级酒庄拉菲古堡中的“拉菲”多了一个字母“t”。还有青岛一家企业2008年购买的拉图拉甘酒庄,名字和五大名庄之一的拉图酒庄很像,其实毫无关系,品质相差甚远。“成本价只有十几欧元,在中国卖上万元人民币。”
老外欢迎中国庄主吗?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庄主越来越多,引起当地反感情绪,甚至怀疑中国人“洗钱”。相关猜测并没有确凿证据,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多位中国庄主的出现,对当地红酒文化和市场的冲击,微乎其微。
中国人可能是波尔多地区拥有酒庄数量最多的外国投资者,但数量也没有过百,和上万总数相比,不到1%,如何影响整体品质和格局?
“新庄主基本都保留了原班底,让专业团队、葡萄园、酒窖及古堡维持原状,才能确保酒的品质分毫无损。”黄冠杰说。
陈纲宇透露,在西班牙北部最大的优质葡萄酒产区,有“西班牙波尔多”之称的里奥哈地区,约有15%的酒庄已被华人收购。“基本都保留了管理和技术团队,我去那些酒庄参观,根本看不出来和原来有什么区别。后来有朋友告诉我怎么分辨,凡是酒庄内建有人工温泉的,庄主多半是中国人。”
至于当地是否欢迎更多中国庄主,黄冠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两天前采访了大河酒庄所在的利布尔讷市市长菲利普·比松。“市长明确表态,尽管发生了坠机事件,仍希望加强与中国在葡萄酒、茶和旅游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非常欢迎中国投资者。”
黄冠杰发现,在欧洲经济不太景气的大环境下,一批小酒庄遭遇经营瓶颈、家族式酒庄后继无人以及遗产税过高等问题,愿意卖给中国人,“他们希望做一桩皆大欢喜的双赢生意。”
中国人收购酒庄大事记
波尔多地产经纪商麦克斯韦-斯托里-拜恩公司今年5月发布统计显示,被中国人购买的波尔多酒庄在1997年有2家、2008年有1家、2009年有2家、2010年有1家、2011年有20家、2012年有10家、2013年前4个月有4家,总计40家。
■ 2008年 青岛海龙集团出资200万欧元,买下占地60公顷的法国波尔多拉图拉甘酒庄,拉开了中国人在波尔多收购酒庄的序幕。在2009年和2010年还有几笔葡萄酒庄交易,但都比较低调。从2011年起,中国买家在波尔多地区购买的酒庄数量开始快速增长。
■ 2011年2月 中粮集团出资1000万欧元,收购波尔多地区的威德酒庄,与此前几次交易相比,这家酒庄知名度较高,酒质也不错。
■ 2011年3月 珠宝商沈东军以2亿元人民币收购波尔多乐朗酒庄,堪称级别最高的一个酒庄。
■ 2011年12月 赵薇和丈夫黄有龙收购波尔多圣艾美浓产区的蒙罗酒庄,收购价为400万欧元。同年,姚明收购美国纳帕谷一个酒庄,进军葡萄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