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分析,安倍此行有几个主要目的,包括借助经济援助拓展日本企业在非洲和中东的市场以及为日本明年竞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拉票。
拓展非洲市场
安倍临行前说:“对日本而言,非洲是需要开拓的边疆。”作为时隔8年再次访问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日本首相,安倍此行有大约50家日本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陪同。
安倍打算亲自出马,寻求通过一系列首脑会谈,促成日企进驻非洲国家,加大投资,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为此,安倍将许诺提供大笔经济援助。《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安倍将承诺向莫桑比克提供超过600亿日元(约合5.7亿美元)用于干线公路建设,向埃塞俄比亚提供大约100亿日元用于建造一座热电厂。《产经新闻》说,干线公路建设将用于支持日本企业在稀土矿、稀有金属蕴藏丰富的非洲内陆国家采矿。
安倍去年6月承诺向非洲提供1.4万亿日元援助,并说“非洲将是下一个20年的经济增长中心”。
参与非洲维稳
除承诺经济援助,安倍定于14日在非洲联盟总部发表演讲,阐述日本对非政策,强调日本将继续援助非洲,参与维持非洲地区稳定。安倍表示,日本愿在打击海盗等海洋安全领域作贡献。
拉拢“票仓”支持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强烈抗议,即便是最大盟友美国也表达“失望”,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国含蓄地提出劝告……国际社会的反应令日本感到有些孤立。安倍出访非洲、中东,以及定于本月25日至27日访问印度,颇有在外交上“补台”之意。
另外,日本将参加联合国定于2015年秋举行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改选,如要当选,来自“票仓”非洲的支持必不可少。非洲有53个联合国会员国,占联合国大会选票将近三分之一。《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9日报道,安倍还打算今年年底前访问票数众多的中南美洲,之所以重视这些先前忽视的地区,也是为了获得这些国家的支持,为竞选“非常”拉票。
预计日本竞选非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对手是孟加拉国。日本先前11次竞选,唯一一次失败就是输给日本外务省干部口中“宿命的对手”孟加拉国。胡若愚(新华社供本报稿)